先进陶瓷

  • MgAl_2O_4透明陶瓷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胡维康;黄新友;

    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作为一种中波红外窗口材料,凭借其高透明度、高强度等优异性能,在工业高温窗口,军事透明装甲及航天窗口等多个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探讨了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的微观形貌结构,例如晶粒、晶界结构和微观气孔等对镁铝尖晶石陶瓷相关性能的影响。列举了国内外不同制备工艺下的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针对不同化学计量配比的原料粉体、成型方式、烧结助剂、烧结方法进行了探究。同时也提出为了达到目前众多领域的实际应用要求,通过优化制备工艺路线,降低成本制备出大尺寸、形状复杂且性能优异的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成为关键。

    2022年11期 v.58;No.408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4K]
  • ZnO复合光阳极的制备及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研究

    沈智超;马岚;邹苑庄;魏一凡;方嘉媛;王艳香;

    光阳极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简称DSSCs)的关键组成部件之一,它具备负载染料和传输电子的能力。ZnO通常作为的光阳极材料之一。本文以Zn(NO_3)_2·6H_2O和尿素为原料,采用化学浴沉积法在镀有ZnO种子层的FTO导电玻璃上制备了ZnO复合光阳极,并组装成DSSCs。主要研究了散射层浓度和浸渍次数等对ZnO复合光阳极和DSSCs电池性能的影响。通过SEM、EIS、J-V以及IPCE测试,对ZnO复合光阳极的表面形貌,物相结构,以及光电性能等参数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采用1 g ZnO团聚体粉中加入15 mL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制备的散射层光阳极膜的性能最佳,其光电转化效率(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为7.01%,开路电压(Open-circuit voltage,简称Voc)为0.64 V,短路电流密度(Short-circuit current density,简称Jsc)为18.23 mA/cm~2,填充因子(Fill factor,简称FF)为0.60。

    2022年11期 v.58;No.408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15K]
  • 碳纤维增强莫来石复合材料设计及吸波性能研究

    姜忆来;张帆;朱建斌;李佳艳;

    使用热压烧结工艺在1400℃、Ar气氛下烧结制备了碳纤维增强莫来石复合材料(CF/Mu composites),研究了碳纤维和烧结工艺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介电性能和吸波性能的影响,并根据实验得到的电磁参数设计了夹层吸波结构。结果表明: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加,不同烧结工艺生成的CF/Mu复合材料的复介电常数均有所升高。设计后的夹层CF/Mu复合材料厚度在2.14 mm时,反射损耗最低峰值为-18.60 dB,反射损耗低于-10 dB的频宽达到2.38 GHz,实现了X波段50%以上的有效吸收带宽。

    2022年11期 v.58;No.408 17-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11K]
  • 聚乙烯醇对喷雾干燥氧化铝造粒粉性能的影响

    王超;郭子华;李文;刘建红;员文杰;

    研究了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对喷雾干燥氧化铝造粒粉制备及性能的影响。使用Zeta电位仪和旋转流变仪研究了分散剂和聚乙烯醇对氧化铝浆料流变性能的影响。采用筛分及扫描电镜对不同醇解度聚乙烯醇作为黏结剂制备的氧化铝造粒粉的形貌和粒度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37%(体积分数)、pH=10.5的氧化铝浆料中,颗粒分散良好。浆料的流变特性符合Hershel-Buckley模型,剪切应力τy与聚乙烯醇的加入量成正比。通过提高固相含量与选择合适的PVA添加量可以减少“苹果型”造粒粉的比例。随着聚乙烯醇添加量的增加,氧化铝造粒粉的流动性、含水率和球形度增大,由醇解度较低的聚乙烯醇制备的氧化铝颗粒流动性较高。由0.9%(质量分数)PVA5-88制备的氧化铝造粒粉具有最佳的流动性能。

    2022年11期 v.58;No.408 27-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18K]
  • 碳纸负载的镍铁氧化物电催化水氧化研究

    江良;余开明;李润润;饶宗旺;朱俊;陈冰;

    采用二甲基甲酰胺制成的混合溶液溶解不同比例的镍铁氧化物,以多孔碳纸为基底,聚乙烯吡咯烷酮为黏结剂,通过浸渍,煅烧硫化等方式制备不同镍铁摩尔比的阳极催化电极(Ni_xFe_(1-x)O_y/CP)。采用XRD和SEM对该电极的晶体形态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该电极在0.5 mol/L的硫酸中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碳纸负载的镍铁硫化物电极在酸性中的电解水催化性能规律为:50%∶50%>80%∶20%>60%∶40%>0∶100%>20%∶80%>40%∶60%>100%∶0,且Ni∶Fe比为50%∶50%开始发生电解水反应的电压为1.33 V,维持10mA/cm~2所需电解槽两端的电压为1.55 V,该比例的催化电极在电催化水氧化分解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2022年11期 v.58;No.408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25K]
  • 3D打印氮化硅陶瓷点阵结构的性能研究

    金波成;李鸣;

    利用DLP技术成功制备出两种氮化硅陶瓷点阵结构:以Gyroid为代表的TPMS结构和以Octet truss为代表的桁架结构。以试样的准静态单轴压缩试验为力学响应,研究并比较了不同结构的几何参数对点阵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胞尺寸相同的条件下,与Octet truss结构相比,Gyroid结构总体上表现出更加优异的力学性能。当单胞尺寸为4 mm×4 mm×4 mm、壁厚为0.55 mm时,Gyroid结构的抗压强度达到了最高的82.8 MPa,而Octet truss结构的最大抗压强度仅为24.1 MPa。使用有限元软件在相同静力学的条件下对两种陶瓷点阵结构的应力分布进行了分析,为氮化硅陶瓷的轻量化设计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2022年11期 v.58;No.408 4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67K]

建筑卫生陶瓷

  • 钙铝硅涂层增强建筑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吴天野;李月明;孙熠;李恺;包亦望;万德田;

    以硅灰石、石英、Al_2O_3为原料制备具有较低膨胀系数的钙铝硅质涂层。通过调整涂层的组成来对基体产生适当的压应力,从而提高陶瓷的抗折强度。研究了涂层热膨胀系数、厚度及保温时间对抗折强度的影响,分析了涂层材料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当涂层中Al_2O_3含量为8.1 wt%、涂层厚度约为101μm,球磨时间3 h,烧成温度为1170℃,保温为30 min时,可获得抗折强度最优的钙铝硅质涂层复合陶瓷。此时基体和涂层的膨胀系数分别为8.73×10~(-6)℃~(-1)和6.06×10~(-6)℃~(-1),制得的涂层复合陶瓷抗折强度(103±3 MPa)比无涂层样品(66±2 MPa)提高了56%。

    2022年11期 v.58;No.408 5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0K]
  • 氧化锆增强陶瓷岩板探索研究

    赵威;李智鸿;徐登翔;艾萧;

    通过在岩板原料中加入氧化锆粉料,利用氧化锆相变、颗粒弥散强化提高岩板抗折强度,增加断裂能,降低切割开裂比例。研究烧成温度、氧化锆种类、氧化锆添加量对岩板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优烧成温度为1110℃,采用1.5Y-ZrO_2为强化剂,添加量为20%制备的岩板抗折强度提高88.4%。为减少1.5Y-ZrO_2粉料用量,降低原料成本,首次提出根据加工区域,采用分区分层布料制备高性能岩板,采用分层布料制备的岩板抗折强度提高46.2%,为解决岩板切割开裂难题提供可行方法。

    2022年11期 v.58;No.408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27K]

日用陶瓷

  • 新型钛酸铝基无钴黑色色料的制备及着色性能研究

    江峰;郑恩涛;徐楚佳;陈书梅;张戎驰;陈俊华;韦土月;冯果;江伟辉;

    以氧化铝和二氧化钛为原料,通过引入着色剂氧化铁和氧化锰,采用固相法在1450℃下制备出无钴的新型钛酸铝基黑色陶瓷色料。借用XRD、SEM、TEM、色度仪等测试表征手段,系统研究了煅烧温度、掺杂量对钛酸铝基黑色陶瓷色料的影响。结果表明:色料样品中的主晶相为钛酸铝晶相。当复合掺杂15 mol%Fe和15 mol%Mn,在1450℃下保温2 h合成的样品综合性能最好(L*=23.19,a*=5.27,b*=6.86),D50为3.28μm,整个结构呈现出不规则结构,晶粒较为完整。

    2022年11期 v.58;No.408 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19K]
  • 青白釉热过程元素迁移与结构变化对釉质釉色的影响

    王芬;陈宇璇;吴军明;陈璞;许泽;

    研究采用景德镇常用青白瓷坯釉料试样,于电炉中在加碳还原气氛下进行不同烧成温度实验,对实验样品进行了分光光度计、超景深显微镜、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和X射线荧光法等测试,分析了不同烧成温度下样品的釉色、显微结构、物相结构和化学组成等变化。实验表明,在1240℃下釉色釉质达到最佳,但随着烧成温度的升高,釉中化学元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迁移和逸散,得到了不同效果的釉色。研究结果表明,瓷釉成分组成,随着烧成温度有明显变化,可还原得到不同的配方组成。研究结果对于确定不同釉色的烧成温度,以及以古瓷标本还原其釉的原始配方,具有实际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2022年11期 v.58;No.408 75-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43K]
  • 建国初期景德镇煤窑发展考略(1949-1965)

    古云鹏;朱顺龙;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景德镇制瓷工艺完成了由传统到现代化的事实转变,而煤窑的试验与推广则是该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解决了当时因柴料资源不足所引发的瓷业危机,还为未来景德镇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诸多景德镇地方文献资料入手,通过详细分析“柴改煤”的原因、探索煤窑的发展历程、剖析煤窑的结构与工艺,全面考察了景德镇建国初期窑业革新的细节,以期对景德镇窑业技术发展史进行补充与完善。

    2022年11期 v.58;No.408 8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4K]
  • 利用二氧化硫脲还原-络合漂白花岗斑岩

    徐章健;王竹梅;李月明;孙熠;邹辉彪;余陈龙;

    以浮梁县鹅湖镇花岗斑岩为研究对象,二氧化硫脲为还原剂、EDTA为络合剂对花岗斑岩进行还原-络合漂白,系统研究了漂白工艺条件对漂白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络合-还原漂白法只能除去花岗斑岩的表面铁,使得其自然白度有一定的提升;最佳漂白工艺条件为:pH=10、温度70℃、EDTA用量7.5 wt%、二氧化硫脲用量2.5 wt%,反应时间2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花岗斑岩的自然白度由原来的62.65%提升至72.19%,铁含量由1.66%降到1.29%,除铁率为22.29%。

    2022年11期 v.58;No.408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4K]
  • 知识产权管理保护视角下的陶瓷文创产业发展研究——以景德镇陶瓷文创产业为例

    王春梅;邹燕红;

    “冰墩墩”知识产权侵权案引发业界对陶瓷文创产业知识产权管理保护的关注。从知识溢出效应、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与产业的创新能力“倒U型”关系,得出有力的知识产权管理保护有利于扩大陶瓷文创产业的集聚效应,合适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有利于优化陶瓷文创产业的市场环境,恰当的知识产权政策有利于促进陶瓷文创产业的创新等结论。同时依据景德镇陶瓷文创产业的发展现状梳理出陶瓷文创产业发展中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合理的对策与建议。

    2022年11期 v.58;No.408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3K]

收藏与鉴赏

艺术陶瓷

  • 1956-1965年景德镇陶瓷雕塑实用器物的设计及转化研究——以陶瓷雕塑台灯为例

    陈丽萍;白玥;

    1956-1965年的景德镇陶瓷雕塑实用器物有着不可忽视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文主要以典型的器物雕塑台灯为例,对1956-1965景德镇陶瓷雕塑实用器物的设计及转化进行研究。在“适用,经济,美观”大原则下,注重功能性、生活性、艺术性、主题性,在艺术设计作品造型转化生产制作、市场销售等方面形成一套法则,使产品具有基于功能的美学设计,育于民间的亲和装饰,多元探索的形式风格。以此研究还原景德镇陶瓷生产转型时期集体生产制度下的陶瓷设计与生产,并为今后艺术化产品设计、艺术品产业化提供参考。

    2022年11期 v.58;No.408 106-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1K]
  • 中国瓷文化对18世纪英国社会的影响——以英国报刊私人文书中的女性消费中国瓷行为为例

    江丽;

    18世纪英国报刊私人文书中,女性消费中国瓷行为的书写表现了中国瓷文化对18世纪英国女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女性消费中国瓷与空间建构的耦合关系观照下,无论建构的空间形式还是瓷器消费行为方式都体现了中国瓷文化启蒙英国女性审美、情感联络、社交、职业等方面的主体意识,呈现瓷器给英国社会秩序的冲击与工业化进程的影响。

    2022年11期 v.58;No.408 112-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2K]
  • 基于现代审美的耀州窑传统纹饰生活化艺术表现

    高黎;张高子聿;

    耀州窑传统纹样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表现,刻花工艺精湛绝伦,探索其在当代生活中的应用,为耀州窑陶瓷的发展寻找新的方向和出路,传承耀州瓷文化。运用比较手法分析不同朝代耀州窑传统纹样的传承与演变,得到耀州窑纹饰适来源于自然用于生活的审美特征,以耀州窑传统纹样在现代生活领域应用为切入点,挖掘其在生活各个方面的渗透与不同设计相互结合的发展演绎,潜移默化融入现代人的日常,使具有千年文化底蕴的耀州窑陶瓷走进市井生活,开辟大众市场。

    2022年11期 v.58;No.408 119-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83K]
  • 南宋官窑青瓷的艺术表现

    徐辉;

    南宋官窑是我国官、汝、哥、定、钧五大名瓷之一,而宋朝官窑青瓷,是古中国青瓷发展最为繁盛的代表,彪炳千古的名窑名瓷,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鉴赏收藏的重点,其历史价值、经济价值,特别是卓越的艺术价值,被后人广为称颂。青瓷作为古中国最早出现的瓷器种类代表之一,时刻体现着中国古典文化的气质和韵味,经过一代又一代地积累和创新,宋代的青瓷也达到了辉煌的巅峰。南宋官窑青瓷的艺术表现以“薄胎厚釉”“紫口铁足”“粉青釉色”“冰裂纹片”、四大风格称颂于世,典雅高贵的型、色、意、艺,让后世不断追仿,那“千峰翠色”的美誉响彻古今。

    2022年11期 v.58;No.408 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3K]
  • 陶瓷与楹联艺术融合研究

    张小华;

    陶瓷与楹联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在工艺、艺术及思想上具有融合的可行性。研究基于陶瓷与楹联艺术融合的可行性,探索二者融合的特色以及当代价值。陶瓷与楹联在工艺、审美、思想等方面具有融合的可行性。陶瓷与楹联艺术的融合具有鲜明的民族气息、多样性的工艺营造、虚实相生的艺术美感等鲜明特色,具有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艺术、彰显与倡导社会道德风尚、开拓陶瓷艺术发展空间等重要的当代价值。

    2022年11期 v.58;No.408 130-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