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陶瓷

  • 空心叶片铸造用陶瓷铸型增材制造技术综述

    田国强;安晓东;许小奎;闫学伟;刘建伟;

    陶瓷铸型是精密铸造中获得航空发动机和工业燃气轮机空心涡轮叶片的基础。目前,增材制造技术在制造叶片铸造用陶瓷铸型方面具有良好的技术优势及应用前景。首先简述了陶瓷铸型增材制造的工艺流程,然后详细归纳了陶瓷铸型几种主要的增材制造方法,介绍了上述制造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分析了陶瓷铸型增材制造技术当前所面临的技术问题并提出了展望。

    2022年04期 v.58;No.401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2K]
  • 特高压直流避雷器用ZnO电阻片研究进展

    祝志祥;张强;曹伟;刘静;谷山强;吴超峰;姚方周;郝留成;

    围绕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用氧化锌避雷器的设计与应用需求,通过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用氧化锌避雷器电阻片材料特点的分析,阐述目前我国直流输电系统用氧化锌避雷器的主要类型、性能参数及其关键制备工艺,提出了高压/特高压直流输电用氧化锌避雷器电阻片材料国产化研发的可行技术路线,为我国直流避雷器用高性能氧化锌电阻片的低成本国产化研制提供参考。

    2022年04期 v.58;No.401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4K]
  • 钙长石材料的研究现状综述

    李帅;张快;李运刚;

    综合当前对钙长石材料的研究现状,总结了钙长石的性质以及制备方法,提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综述了通过将钙长石制备成多孔陶瓷材料和添加其他材料制备成钙长石相复合材料的方法,进一步提高钙长石材料的性质,提高钙长石的应用前景,对钙长石相金属陶瓷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2022年04期 v.58;No.401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6K]
  • 水热法合成不同形貌NaGd(WO_4)_2∶Eu~(3+)及其荧光性能

    李芸;华云龙;李秀英;闭雪彬;谢佳佳;林亮;黄鉴;黄国保;陶萍芳;

    以氧化钆(Gd_2O_3)、氧化铕(Eu_2O_3)、钨酸钠(Na_2WO_4·2H_2O)为原料,EDTA-2Na为辅助剂,水热合成了不同形貌的NaGd(WO_4)_2∶Eu~(3+)荧光材料,利用XRD、SEM以及UV-Vis对产物的结构、形貌及其发光性能进行表征。探讨了辅助剂用量、Eu~(3+)离子掺杂量等因素对NaGd(WO_4)_2∶Eu~(3+)荧光材料的结构、形貌以及荧光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合成样品均为四方晶系白钨矿结构NaGd(WO_4)_2;水热条件下,辅助剂EDTA-2Na用量的不同,NaGd(WO_4)_2的形貌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从不规则颗粒状,演变成多面体颗粒,以及纳米片自组装花状颗粒,再演变成大脑状形貌。NaGd(WO_4)_2晶体在激活离子Eu~(3+)掺杂浓度较低的情况下,没有出现浓度猝灭效应。

    2022年04期 v.58;No.401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6K]
  • 无压合成Nb_2AlC陶瓷及其相形成研究

    杨萌柳;周能雨;严寒;张豪;严明;

    以Nb,Al,NbC粉末为原料,采用石英管封口方式无压制备Nb_2AlC陶瓷。通过调节工艺参数,在1400℃,Nb∶Al∶NbC=1∶1.2∶1,保温4 h的条件下合成了纯度高,重复性好的Nb_2AlC陶瓷,避免了传统通氩气方式中隔绝氧气效果的不稳定。同时与原料为Nb,Al,C三种单质相比,烧结温度由1600℃降低至1400℃。且SEM电镜中Nb_2AlC表现出明显的层状结构,晶粒发育均匀,粒径为1~3μm。能谱分析表明Nb与Al的比值符合Nb_2AlC的原子比。选区电子衍射花样图谱计算得出的晶格常数与理论值接近。通过600~1400℃各温度下的物相分析,探究无压烧制Nb_2AlC陶瓷的相形成机理。

    2022年04期 v.58;No.401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1K]
  • 粘土改性及光催化降解有机废水的试验研究

    袁峰平;成岳;曹婷;牛海亮;朱海杰;刘晴源;陈淑云;

    将具有光催化性能的粘土,用酸、碱、剥片方法分别对粘土进行改性。采用SEM、XRD、FT-IR对材料进行表征。考察对硝基苯酚初始浓度、投加量、pH、光照时间等影响因素对粘土光催化降解有机废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粘土经过850℃焙烧2 h,与4 mol/L的HCl按照8 mL/g的比例制成酸改性粘土,当对硝基苯酚浓度为10 mg/L,投放量为500 mg/L,pH值为5,光催化时间为60 min时,对硝基苯酚的光催化降解率可达86%,在本次实验中吸附和光催化效果分别占比约为41.5%和58.5%。

    2022年04期 v.58;No.401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3K]
  • 片状氧化铝微粉的可控制备与表征

    张聪毅;刘岩;潘恒沛;张希华;

    以硝酸铝和碳酸氢铵为原料,通过添加氟化铵作为形貌控制剂制备片状氧化铝微粉,研究了控制剂含量、反应液p H值、煅烧温度对片状氧化铝的影响,并结合试验结果分析了片状氧化铝生长机理。研究表明,氟可促进氧化铝向单向生长,形成片状氧化铝,并且随着氟含量的增加,制备的片状氧化铝六角形貌特征更加明显,制备的片状氧化铝片状直径约为5~8μm,厚度约0.5~1μm。调节反应液pH可制备厚度更薄的片状氧化铝微粉,当p H=8.5时制备的氧化铝径厚比约20~30。随着煅烧温度的提高,制备的片状氧化铝厚度逐渐增大,氧化铝晶型发育更加完整。片状氧化铝是由多个相邻的氧化铝粒子通过定向生长,不断填充相邻间隙,最终长大为六角片状结形貌。

    2022年04期 v.58;No.401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4K]

建筑卫生陶瓷

  • 固态激发剂制备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的优化与表征

    丁二宝;胡海泉;曹春娥;陈云霞;徐炎;

    采用正交实验法得出了粉煤灰地质聚合物优化样品的配比组成。在此基础上,对样品进行了XRD、SEMEDS、TG-DTA及FTIR表征。结果表明:优组合为粉煤灰82%、炉渣24%、硅酸钠11%、氢氧化钠3%、激发剂用量13%,样品的抗折强度为33.12 MPa。样品显微结构中出现聚束状Na型针沸石相与天然碱相,沸石集合体由自形-半自形的纤丝组合,沿一维延长,长度可达20μm,局部能见到较多粗大柱状的天然碱相。优化样品的FTIR图谱中代表无定型Si-O-T伸缩振动在1090 cm-1处,但与其他样品相比,峰值与峰面积均增加,表明胶凝产物的数量增加,样品抗折强度增加。DTA曲线899.8℃出现放热峰,缩聚产物此时开始崩塌并引起物相转变,结构开始变得更加有序。

    2022年04期 v.58;No.401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0K]
  • 瓷砖磨边加工表面质量及能耗的试验与分析

    徐英哲;韩文;于盛睿;徐磊;

    针对瓷砖生产线磨边加工时表面质量不佳以及设备生产能耗过大的问题,本文采用实际瓷砖生产线加工结合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磨边表面质量和设备生产能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到影响表面质量和能耗的主要工艺参数和表面质量及能耗最佳的最优工艺参数组。通过加工试验对正交试验各工艺参数组和最优工艺参数组进行试验验证,并基于试验所在陶瓷公司的一等品瓷砖生产要求分析磨边加工表面质量及产品的合格率。试验结果表明:磨削深度为12.25 mm、走刀量为0.45 mm/r、传送速度为100 m/min、磨头压强为0.5 MPa、磨头转速为2800 r/min、推砖速度为133 m/min时,瓷砖的最佳表面粗糙度为7.246μm,产品合格率为95%,符合实际生产要求,并获得对应能耗为6.309×10~(-2) kWh/m。

    2022年04期 v.58;No.401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2K]

日用陶瓷

  • 水吉窑与遇林亭窑黑釉系瓷的化学组成及呈色研究

    杨驰;王甜;王芬;朱建锋;罗宏杰;孙建兴;孙莉;

    为揭示水吉窑与遇林亭窑黑釉系瓷的特征及特点,分别采用X射线光谱仪、色度计、紫外可见光红外光谱仪,通过对比分析三个窑口瓷片胎和釉的化学组成、釉呈色。发现大路后门与芦花坪窑址出土的瓷片在釉化学组成与呈色特点上具有相似性,而遇林亭瓷釉虽水吉窑产品瓷釉呈色特点类似,但遇林亭产品在釉化学组成上与水吉瓷片有较大不同,较高含量的K_2O是区分三者的关键。在瓷胎中遇林亭产品SiO_2含量较高,而大路后门和芦花坪瓷胎中的Fe_2O_3含量最高。表明遇林亭窑的制瓷原料应来源于不同地点,这说明古代遇林亭窑工艺已经达到较高水平,能够使用不同的瓷釉料生产仿水吉产品的高品质黑釉系瓷。

    2022年04期 v.58;No.401 6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85K]
  • 宋代“斗瓶”研究

    文国勋;

    随着宋代制瓷业的兴盛,开始烧制造型丰富的各类瓷器,“斗瓶”即是宋人日常生活常用瓷器造型之一。2001年,湖南株洲北宋墓中出土一件铭文瓷器,瓶肩部两侧阴刻有“熙宁九年”和“赵家斗瓶”8字铭文,瓶的自铭可与北宋文献中所记载的“斗瓶”印证,由此可知“斗瓶”是一种有别于梅瓶的瓶式,可作装酒或装水之用。

    2022年04期 v.58;No.401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95K]

收藏与鉴赏

艺术陶瓷

  • 乾隆年间宫廷造作中的外来影响——以珐琅为例

    邹婧;康梦嘉;

    17-18世纪初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以及传教士的传播,中西方文化交流逐渐发展到高潮。清乾隆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极盛时期,同样也是西方艺术发生剧烈嬗变的时期。与此同时法国宫廷艺术与清宫廷艺术在审美趣味上引发高度共鸣。通过对乾隆年间珐琅彩的装饰式样与器型的梳理,以珐琅彩中写实的西方绘画手法以及繁缛的装饰艺术,来阐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意义,进一步研究17世纪至18世纪中西方文化艺术间的碰撞与融合。

    2022年04期 v.58;No.401 8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5K]
  •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马约里卡陶器的互文性研究

    史文轩;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与人文思想传播,马约里卡陶器从实用器皿发展到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与当时的壁画、版画以及雕塑艺术的跨体互文共同体现了艺术之间相互关联的意义。对马约里卡陶器互文性研究之可能以及“母题挪用”“结构置换”“典范模仿”的互文性表现进行分析,并从整体上揭示马约里卡陶器文化形态的特征与变迁。

    2022年04期 v.58;No.401 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7K]
  • 明清外销紫砂器与欧洲仿制品中的纹饰演变

    姜郭霞;潘师敏;余天;

    随着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发现了跌宕起伏、险象环生的东印度群岛航线,宜兴紫砂漂洋过海来到欧洲,并迅速受到欧洲各国达官贵族和皇室的青睐。外销紫砂在欧洲引起巨大反响,并有多个国家的陶工进行仿制,而具有中国传统纹饰风格的宜兴紫砂壶到了欧洲陶艺家手中便进行了初期的探索仿制、中期的风格继承和后期的创新发展三个阶段。尽管宜兴外销紫砂壶在欧洲市场的畅销期并不长,但它面临竞争时从未放弃与生俱来的中国纹样优势,这正是宜兴紫砂器能在世界陶瓷史中产生若干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2022年04期 v.58;No.401 98-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6K]
  • 18世纪中国与欧洲人物瓷雕的交融与变异

    方雨晨;

    17-18世纪,伴随着“中国风”和洛可可艺术的兴盛,订制化的中国瓷器成为欧洲社会重要的收藏品,人物瓷雕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类。欧洲的需求促进了中国景德镇和德化出口人物瓷雕的生产,达到了历史高峰,进口的中国瓷雕又刺激了欧洲本土瓷业,使之在18世纪迅猛发展。中国的西洋人物瓷雕和欧洲的东方风格瓷雕因为制作目的、审美观念和文化隔阂的原因而具有不同的特点,前者常在有限的题材下巧妙运用“借用”的手法,后者则是在仿制的基础上逐渐走向“借题发挥”式的变异。

    2022年04期 v.58;No.401 107-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