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嘉航;吕哲;周艳文;陈浩;
热障涂层由于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耐腐蚀、涂层制备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因此热障涂层被选择为镍基高温合金表面的防护手段,以阻止过高的温度以及熔融腐蚀物对叶片造成不可逆损伤。综述了热障涂层制备方式研究进展,包括各制备方式的原理、涂层性能特点与不足,主要包括等离子喷涂、物理气相沉积、超音速喷涂、爆炸喷涂、冷气动力喷涂等,并在此基础上对热障涂层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2022年03期 v.58;No.400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3K] - 樊文英;江向平;陈超;黄枭坤;聂鑫;王衔雯;
通过传统固相法合成了具有超晶格结构的Ba Bi_8Ti_(7-x)(Cu_(1/3)Nb_(2/3))_xO_(27) (简称:BBT-BIT-x(Cu_(1/3)Nb_(2/3))共生陶瓷。结果表明,BBT-BIT-x(Cu_(1/3)Nb_(2/3))陶瓷的电学性能得到了有效地改善:随着x的增加,介电损耗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居里温度逐渐增加(T_c:483~494℃);压电常数和剩余极化强度都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x=0.035时压电常数和剩余极化强度同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d_(33)=18 p C/N,2P_r=16.5μC/cm~2。此外,BBT-BIT-0.035(Cu_(1/3)Nb_(2/3))陶瓷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400℃/0.5 h下压电常数仍有14 p C/N,是起始值的82.4%,这有利于在较高温度的环境下工作。
2022年03期 v.58;No.400 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0K] - 劳新斌;李亚格;江伟辉;涂治;梁健;徐笑阳;吴倩;虞澎澎;
采用α-SiC骨料、Si粉和石墨为主要原料,经1500℃埋碳烧成制备了自结合SiC陶瓷,并利用XRD和SEM等方法探讨了Si粉目数对材料的组成、结构、室温强度及高温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i粉目数为300目时,β-SiC晶须形貌最优,样品的高温强度(48.7 MPa)大于室温强度(46.8 MPa)。Si粉目数小于300目时,Si粉活性低,不利于β-SiC合成;Si粉的目数大于300目时,反应活性较高,导致SiO气体分压过大和材料气孔率的提高。
2022年03期 v.58;No.400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2K] - 熊宏旭;孙良良;黎紫霖;刘丽丽;丁国鹏;陈子豪;
以硝酸镍为镍源,通过水热法制成NiO-C载体,随后利用L-抗坏血酸和氢气将铂离子镶嵌入载体中,制备出Pt和NiO共存的Pt@NiO-C催化剂,并对其全解水性能进行测试。首先运用XRD、SEM、XPS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组成与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半导体NiO不仅可以作为析氢贵金属载体,同时也可以为析氧提供活性点位。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在浓度为0.5 mol/L的硫酸溶液中,Pt@NiO-C材料的析氢起始电位仅为25 mV(VS.RHE),塔菲尔斜率为31 m V·dec~(-1),经过20个小时的连续工作依旧能保持稳定的催化性能,析氧性能优于商用铂碳(20%),为质子交换膜制氢技术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2022年03期 v.58;No.400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0K] - 冯恒恒;杨启航;余涛;李冬梅;王志建;余洪滔;
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了Sm_xSr_(1-x)Al_xTi_(1-x)O_3(0≤x≤0.4)陶瓷,所得陶瓷样品均为单相结构。X射线衍射精修数据证实了Sm_2O_3和Al_2O_3的掺入有效地增大了A位和B位阳离子与氧离子之间的键价值,拉曼图谱显示随着共掺量增加,TO2、A_(1g)振动模式增强,A位和B位离子有序度增大。另外Sm_2O_3和Al_2O_3优化了陶瓷的微观形貌。结合键价理论和拉曼分析了随x变化[TiO_6]八面体等结构演变对其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陶瓷样品的介电常数逐渐下降,品质因子增加,其频率温度系数向正方向漂移。
2022年03期 v.58;No.400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4K] - 徐广平;何江荣;刘鹏程;茆忠军;宋一华;谢志鹏;
研究以α-SiC为原料,添加B_4C为固相烧结助剂,采用振荡压力烧结(OPS)技术制备了高密度、高性能碳化硅陶瓷。探究了温度对碳化硅陶瓷致密化过程、力学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影响,同时与热压烧结(HP)、常压烧结(PS)所制备的碳化硅陶瓷进行对比,讨论了振荡压力在烧结过程中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OPS制备SiC陶瓷的性能具有相同的增加趋势。烧结温度为1900℃时,SiC陶瓷达到97.2%的致密度,其抗弯强度为551 MPa、维氏硬度为21.3 GPa、断裂韧性为4.1 MPa·m~(1/2)。OPS烧结SiC各项性能均优于HP、PS烧结,这可归因于振荡压力为粉体烧结提供了更大的烧结驱动力,并在烧结后期抑制了晶界迁移机制,在加快致密化的同时促进了晶粒细化。
2022年03期 v.58;No.400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4K] - 郭峰旗;孙凤云;
以NaCl为模板剂采用简便的水热法制备CuO为敏感材料。利用SEM,XRD,XPS对所制备的CuO进行相关的表征。经过相关测试,表明NaCl既调控Cu O的形貌又改变其气敏性能。在掺入0.3 g NaCl的实验组,颗粒较未掺杂组有了规则的形态,且气敏性能显著提升,最佳工作温度为140℃,灵敏度达26.99,响应恢复时间分别为169 s与153 s。对于连续通入10次100 ppm的正丙醇以及在50天的七次测试里,该元件能保持良好的重复性跟长期稳定性。通过分析材料表面空穴积累层的变化,阐述其气敏机理。
2022年03期 v.58;No.400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