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陶瓷

  • 石墨相氮化碳基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武世然;王岳;王毅;吴梦亚;沈毅;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作为一种光催化剂,具有合成方便、稳定性高、独特的光学和电子性能等优点。近年来,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合理构建g-C_3N_4基复合材料成为研究的热点,复合材料综合了多组分的优点,同时可提高光诱导电荷分离,扩大可见光吸收范围,保持g-C_3N_4光催化剂的高氧化还原能力。因为碳基材料可以光诱导电荷快速重组,且具有低比表面积以及较差的可见光捕获,用其对g-C_3N_4半导体进行了一系列的修饰,以提高g-C_3N_4在光催化过程中的效率。文章概述了g-C_3N_4的光催化机理,重点介绍了g-C_3N_4/碳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最后就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022年01期 v.58;No.398 1-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2K]
  • 定向排列的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胡方;胡跃辉;陈义川;高皓;朱文均;刘辉文;高友良;

    由于AgNWs具有优异的导电性,透光性以及柔韧性所以在替代成本高昂和资源较少的ITO薄膜上具有广阔前景。然而,由于涂布在透明基片上的AgNWs呈现不均匀分布以及在退火处理的过程中会出现咖啡环效应,使得薄膜的方块电阻不均匀;另外,由于电学性能的不均匀,会引起电迁移和电致焦耳热不均匀,造成透明导电薄膜局部银纳米线的熔断。为了解决银纳米线的分布不均匀问题,有研究人员提出了定向排布银纳米线的思路。目前,定向排布AgNWs的方法主要有:丝网印刷、光刻法、电流体喷射印刷法、水浴提拉、微流体定向、定向搅拌等方法。本文主要介绍这五种方法的原理及研究进展,简单分析了目前制备过程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022年01期 v.58;No.398 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7K]
  • (1-x)Na0.5Bi4.5Ti4O15-xBaTiO3高温铋层状陶瓷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涂娜;陈超;陈云婧;江向平;

    采用固相法制备(1-x) Na_(0.5)Bi_(4.5)Ti_4O_(15)-xBaTiO_3 (NBT-BT,x=0,0.05,0.10,0.20,0.30,0.40)高温铋层状压电陶瓷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SEM扫描电镜(SEM),介电和阻抗温谱等测试方法研究了BaTiO_3掺杂量对Na_(0.5)Bi_(4.5)Ti_4O_(15)陶瓷晶体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x≤0.20时,NBT-BT陶瓷材料为单一的铋层状结构相,居里温度T_c逐渐下降;随着BaTiO_3掺杂量的增加,压电常数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介电损耗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当x=0.20时压电常数d_(33)达到最高,17 pC/N,这时介电损耗为最小0.32%。

    2022年01期 v.58;No.398 16-1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7K]
  • 预封孔法制备高渗透性陶瓷微滤膜

    秦伍;张翼;

    研究利用PVA与硼酸的界面交联络合反应在支撑体表面形成一层较致密的水凝胶层,预先封住支撑体的孔,然后在“PVA-硼酸”交联隔层表面通过一步成膜形成陶瓷过滤膜前驱体,从而设计出由陶瓷过滤膜前驱体、“PVA-硼酸”交联隔层与支撑体组成的三明治结构。将“PVA-硼酸”交联隔层的厚度控制在10μm左右能够使烧成后陶瓷过滤膜顶层与支撑体紧密结合。采用预封孔法制备的氧化铝膜的渗透通量相比于其他方法制备的陶瓷过滤膜通量提高了一到两倍。

    2022年01期 v.58;No.398 2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8K]
  • CdSQDs/Bi2O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廖润华;任婉璐;肖林锋;周英棠;

    为探索高效利用可见光能源,合成新型光催化剂并应用于污水处理。研究选用原位油浴法将硫化镉量子点(CdSQDs)修饰于单晶相氧化铋表面,形成了一种新型的高性能催化剂(CdSQDs/Bi_2O_3),并通过XRD、XPS、SEM、TEM、BET、UV-Vis DRS、PL等技术对其进行了相关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硫化镉量子点成功负载于氧化铋表面,可以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由5.1199 m~2/g提高至51.3322 m~2/g,且减小了催化剂的禁带宽度,由2.50 ev缩小为2.17 ev,从而增强了光催化性能。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当负载量达到10%时,降解效果最佳,其降解效率达到98.8%,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探究高效复合光催化剂在污水处理的应用提供参考。

    2022年01期 v.58;No.398 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5K]
  • Fe2O3掺杂对ZTA-TiO2复相陶瓷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隋育栋;蒋业华;

    采用无压烧结的方式在1400℃保温4 h后制备了Fe_2O_3掺杂含TiO_2的钇稳定氧化锆增韧氧化铝复相陶瓷(ZTA-TiO_2),研究不同质量分数(0、1%、3%、5%、10%、15%、20%)的Fe_2O_3含量对复相陶瓷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SEM和XRD结果表明Fe_2O_3掺杂后陶瓷中出现(Fe_(0.86)Al_(0.14))_2O_3和Al_2Fe_2O_6两种新相。随着Fe_2O_3含量的增加,Al_2O_3和钇稳定氧化锆(YSZ)的晶粒尺寸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复相陶瓷的致密度、维氏硬度和断裂韧性与其晶粒尺寸、相对密度及组织中出现的新相密切相关。Fe_2O_3含量为10 wt%时,复相陶瓷的致密度、维氏硬度和断裂韧性最大,分别为95.42%、1574 HV和7.41 MPa m~(1/2)。

    2022年01期 v.58;No.398 3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4K]
  • (La1-2xSmxNdx)2AlTaO7氧化物的热物理性能

    冉书明;

    以高纯度La_2O_3、Sm_2O_3、Nd_2O_3、Al_2O_3和Ta_2O_5为原材料,采用多步高温固相烧结法制备了(La_(1-x)Sm_x Nd_x)_2AlTaO_7陶瓷材料。对其相组成、显微形貌、元素组成物理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合成的氧化物具有单一的氟铝镁钠石结构。其显微组织结构致密,晶界清晰,元素种类和摩尔比与各自的化学式基本一致。由于掺杂增加了声子的散射程度,该类氧化物的热导率明显低于La_2AlTaO_7,但由于Sm~(3+)和Nd~(3+)的引入降低了氧化物的容许系数,使得(La_(0.6)Sm_(0.2)Nd_(0.2))_2AlTaO_7的热导率略大于(La_(0.8)Sm_(0.1)Nd_(0.1))_2AlTaO_7。由于掺杂离子较低的半径,其热膨胀系数相比La_2AlTaO_7明显降低,而掺杂离子较高的电负性,使得(La_(0.6)Sm_(0.2)Nd_(0.2))_2AlTaO_7的热膨胀系数略大于(La_(0.8)Sm_(0.1)Nd_(0.1))_2AlTaO_7。该类氧化物的热导率和热膨胀系数满足热障涂层的要求。

    2022年01期 v.58;No.398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8K]

建筑卫生陶瓷

  • 抛光废料在瓷质砖坯体中的应用研究

    王少华;李小女;汪超;汪永清;张小珍;杨燕忠;

    以抛光废料在瓷质砖坯体中的资源化利用为目标,借助XRD、SEM和力学性能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抛光废料含量、烧成温度和成型压力对坯体外观、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烧成温度≤1150℃时,抛光废料主要起到熔剂的作用,能够促进坯体的致密化并提高其力学性能。但当烧成温度过高(≥1200℃)或成型压力过大时(>12 MPa)时则会导致坯体呈现多孔的结构,从而对坯体的体积密度和抗折强度产生不利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整配方组成和工艺条件,抛光废料可用于制备瓷质砖坯体。实验获得的最佳方案为:抛光废料含量20 wt%,烧成温度为1150℃,成型压力为12 MPa得到吸水率0.06%、体积密度2.32 g/cm~3、抗折强度为60.52 MPa高性能瓷质砖坯体。

    2022年01期 v.58;No.398 4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7K]

日用陶瓷

  • 不同结构设计对气柴混烧窑温度场均匀性影响

    宫小龙;肖力;冯青;陆琳;李豪;

    以气柴混烧窑的双窑室理念为基础,针对窑室联通式烟道的不同结构设计-直通式与弯道式,应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窑炉模型,借助ANSYA17.0软件进行流场数值模拟,从而分析两种结构下初始条件的不同对窑内温度场及速度场的影响。对气烧室流场切片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相对于直通式结构的使用,弯道式结构能够提高气烧气氛和柴烧气氛的混合效率,缓和气烧室的窑内上下温差和减少速度场的流速分层。

    2022年01期 v.58;No.398 5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2K]
  • 宜兴紫砂陶矿分布与材质特性研究

    张鹏;李娇侠;

    对一款紫砂壶的评价人们通常从“泥、形、工、款”几个方面去评判,由此可见紫砂泥料的重要性。宜兴紫砂陶矿是紫砂行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材质的优劣对紫砂工艺的最终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因此也受到历代紫砂艺人的重视。由于近代紫砂行业分工较细,而且各行业之间交流较少,人们热衷于对工艺的研究,而对紫砂矿料的来龙去脉了解研究的人非常之少。本文试从宜兴紫砂陶矿的分布情况,以及宜兴紫砂陶矿的基础大类进行综述,阐明宜兴紫砂陶矿的蕴藏概况和材质特性。通过分析研究紫砂矿源基本知识,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2年01期 v.58;No.398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5K]
  • 陶瓷在现代工业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沈杰;

    工业设计作为现代产品发展竞争的重要核心,需要不断汲取养分,焕发不一样的生命力。如何将沿用至今的传统材料和现代工业设计更好地结合,是现代工业设计发展的重要问题。以传统材料—陶瓷和现代工业设计的相互交融为切入口,尝试解答这一重要问题,为传统材料在现代工业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一个参考方向。

    2022年01期 v.58;No.398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9K]

收藏与鉴赏

艺术陶瓷

  • 美在物感:宋代瓷器设计美学探析

    李金来;吴军明;

    现代汉语词汇“设计”源出东汉《政论》。物感设计是宋代瓷器审美表征具有标出性的物质前提。宋代瓷器基于材料质性和烧制工艺的设计理念,具有道法自然的生态哲学维度。瓷器造型设计受到色彩性格和文化习俗的制约,套系组合设计尊重原初生活语境和人居空间韵致,设计管控系统保障工艺秩序和多元协同的融合相辅。设计美学促发宋代瓷器物感直观无蔽的生发表现,在型制范式的基础上,对瓷器艺术的美感蕴藉具有统摄价值。

    2022年01期 v.58;No.398 80-8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9K]
  • 釉下五彩山水画艺术的瓷绘语言及其人文内涵探索

    孙建成;

    通过40年的釉下五彩山水画艺术的创作实践,探索釉下五彩山水画艺术的瓷绘语言规律及其人文内涵特点;结合自己艺术实践的感悟和大量的文献阅读,总结出醴陵釉下五彩山水画的瓷绘语言及技法,体现在“泼绘结合的工艺技法”“色彩肌理的形式创新”和“层叠渐染的画面表现”等三个特色上;同时,醴陵釉下五彩山水画在人文内涵上,表现在“传统艺术的传承”“精神需求的回应”“艺饰融合的思辨”等三个方面;釉下泼彩淡染工艺的装饰语言分析和人文内涵探索,对釉下五彩瓷器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强烈的启示意义和文化价值。

    2022年01期 v.58;No.398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5K]
  • 谈当代青花与釉上彩在工艺和审美上的创意组合

    虞锋波;

    传统青花与釉上彩的组合方式主要有青花五彩、青花斗彩以及青花釉上彩开光。当代青花与釉上彩在工艺上的创意组合主要表现在装饰材料与工艺技法两方面,在审美上的创意组合主要表现在构图形式与审美风格两方面,在工艺实践、艺术思维、文化意蕴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2022年01期 v.58;No.398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