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与评述

  • SiO_2核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

    陈云霞;邹发华;施玮;曾涛;苏小丽;曹春娥;

    综述了核壳复合材料相比传统纳米材料的优点,重点阐述了SiO_2核壳复合材料的在制备以及实际应用上的优势。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系统论述了SiO_2核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在各应用领域取得的成果,并对未来核壳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予以展望。

    2017年01期 v.53;No.338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01K]
  • 钛酸锶钡纳米粉体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杨巧;李小池;车明超;

    钛酸锶钡(BaSrTiO_3)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重要电子陶瓷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光、电、磁学性能,而在电容器、电光器件、铁电存储器等电子元件的制备上得到广泛应用。随着钛酸锶钡超细粉体被广泛地应用,制备满足工业需求的工艺也随之在增加。介绍并归类了纳米钛酸锶钡的制备工艺,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分析了发展趋势。

    2017年01期 v.53;No.338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4K]

研究与开发

  • 裂纹表征方式与潜藏现象对测量ZTA纳米复相陶瓷K_(IC)值的影响

    王辰;张玉利;汪成;李维鑫;张钰;

    研究裂纹表征方式与潜藏现象对测量ZTA纳米复相陶瓷K_(IC)值的影响,采用压痕法对ZTA陶瓷试样进行硬度及断裂韧性测试,并且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两种方式进行相关长度值测量。结果表明:扫描电镜测试值普遍低于光镜测试值,这主要是由于裂纹的表征方式差异导致的放大倍数不同与裂纹潜藏现象所致;在相同的材料体系和载荷条件下,光镜和扫描电镜测试K_(IC)值数据可以近似进行线性拟合,其关系方程式为y=1.152x-0.199664。利用此方程可以实现两种测试值之间的近似转换,进而提高光镜测试准确性。

    2017年01期 v.53;No.338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2K]
  • 衬底温度调制生长GZO薄膜的性能研究

    童帆;胡跃辉;陈义川;胡克艳;劳子轩;帅伟强;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石英玻璃衬底上制备ZnO∶Ga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主要研究了一种类调制掺杂工艺对GZO薄膜的薄膜形貌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VIS-NIR)和四探针测试仪对GZO薄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的衬底温度调制下生长的GZO薄膜都具有明显的c轴择优取向,对于衬底温度调制条件下,在150℃/RT条件下的薄膜结晶最好,且在可见近红外波段(480~1600 nm)平均透过率达到85.4%左右,薄膜最低方阻达到60Ω/□。

    2017年01期 v.53;No.338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2K]
  • 活性碳纤维负载单晶TiO_2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赵卓凡;徐光青;

    以高纯钛片为钛源,采用水热合成的方法在活性碳纤维表面沉积TiO_2纳米晶,构造TiO_2/ACF复合纳米结构。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的晶体结构进行表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分析。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分析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研究了水热温度对复合纳米结构的结构、形貌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水热法可在活性碳纤维表面生长TiO_2纳米晶,并且为锐钛矿和金红石的双相结构。优化后的TiO_2/ACF-100样品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性能,在300 W汞灯照射下120 min可完全降解甲基橙溶液,同时也表现出优越的重复使用特性。

    2017年01期 v.53;No.338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2K]
  • 热处理时间对无公害釉上熔剂耐碱性的影响

    冯涛;卢希龙;曹春娥;陈云霞;沈华荣;

    采用传统的熔制法制备了ABS系统无公害陶瓷釉上熔剂,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时间对熔剂耐碱性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用光泽度仪、XRD及TEM等对样品的光泽度、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20℃热处理能有效地提高熔剂的耐碱度,热处理20 h时所得熔剂的最佳耐碱度为69.8%,耐蚀性等级为1级。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产生的滴球状分相尺寸逐渐增大,20 h时分相尺寸多为60~80 nm。

    2017年01期 v.53;No.338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7K]
  • 超声模板制备二氧化钛晶体

    郇迎红;孙才英;刘立敏;姜大伟;吴子剑;

    以钛酸正四丁酯作为钛源,乙酰丙酮作为螯合剂来抑制钛酸正四丁酯的水解,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为模板,采用超声模板法制备出球形锐钛矿介孔TiO_2,采用两步焙烧法除去模板剂。FT-IR测试表明在478cm-1出现介孔TiO_2特征峰,XRD测试表明合成的样品为锐钛矿介孔TiO_2,TG-DTA测试表明合成的样品热稳定性较好,SEM测试表明样品为球形颗粒且形状均匀,TEM测试表明粒子的分散性很好,维持了很好的介孔结构。结果表明:合成的介孔TiO_2晶型有较好的完整性。

    2017年01期 v.53;No.338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9K]
  • 钇稳定氧化锆的反向共沉淀制备及固溶体晶型研究

    苏小莉;李晓乐;蔡天聪;张晓杰;

    以氯氧化锆为锆源,采用反向共沉淀法制备了钇稳定四方氧化锆(YSZ)。研究了多种沉淀剂、不同pH值和煅烧温度对钇稳定氧化锆晶型的影响,着重探讨了多种因素协同作用对产物晶型的影响。结果表明,pH≤7时,钇稳定氧化锆中有氧化钇晶型存在,pH=9时,易形成钇稳定氧化锆的固溶体。以碳酸氢铵、二乙胺为沉淀剂会阻碍钇稳定氧化锆的生成,氨水作为沉淀剂得到钇均匀分布的稳定氧化锆固溶体,其一次粒径约25 nm,团聚体粒径为200 nm。

    2017年01期 v.53;No.338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8K]
  • 微纳米氢氧化镍的制备与表征

    刘奋照;李小军;王中慧;霍宇平;

    以醋酸镍和氨水为原料,水热法制备了微纳米花瓣片状β-Ni(OH)_2粉体。用TG-DTA、FT-IR、XRD、SEM分别对合成的样品进行热分析,物相和形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在180℃和200℃下可制备得纯相β-Ni(OH)_2;SEM照片表明制备的粉体为球形颗粒,表面呈花瓣片层状,花瓣厚度均匀结构清晰。通过研究反应温度对β-Ni(OH)_2微观形貌的影响,探讨了β-Ni(OH)_2花瓣片状微球的生长机制。

    2017年01期 v.53;No.338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8K]

探索与交流

  • 热冲击下含椭圆形裂纹热障涂层热力耦合分析

    张龙;郑安节;田祖安;黄开志;

    针对局部受强瞬态热冲击作用下的含椭圆形裂纹的三层热障涂层系统,采用L-S型(Lord和Shulman)广义热弹性理论,建立二维热力耦合方程组及相应边界条件,初始条件和连续性条件。对涂层系统的温度场和应力场数值计算表明:热波到达裂纹时,裂纹尖端附近的温度和应力均产生突变。当裂纹在陶瓷层中或在陶瓷层和氧化层界面时,热波在裂纹面上会产生反射和透射现象;同时压应力突变为拉应力,在陶瓷层和氧化层中产生热失配效应。

    2017年01期 v.53;No.338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5K]

生产与应用

  • 基于多智能体技术日用陶瓷质量等级分类方法研究

    朱永红;王伟;熊朦;

    由于生产过程中环境和材料等因素影响,陶瓷产品会出现不同程度和不同种类的缺陷比如裂纹、落渣、变形、烤花粘釉等,人工辨别和分类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为了提高陶瓷产品质量等级分类效率和智能化程度,本文提出了将多智能体技术应用于日用瓷质量等级分类的方法,给出了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陶瓷分类系统结构和功能实现方案。同时,智能体将卡尔曼滤波算法和C4.5分类算法进行了有效的结合来处理数据。最后,给出了一个日用瓷分类应用实例,通过对抽样产品缺陷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日用瓷分类中是有效的和可行的。这为多智能体技术在陶瓷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和新思路。

    2017年01期 v.53;No.338 5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7K]
  • 煤矿废弃物泡沫隔热陶瓷的组成结构及物性一体化设计

    胡明玉;叶晓春;黄洁宁;

    通过实验研究原材料配比对泡沫隔热陶瓷性能的影响,并借鉴三元相图的分析方法,设计由煤矸石+页岩、滑石、抛光渣用量组成的三元相图,探索材料的组成结构及性能一体化设计途径。研究表明,煤矸石+页岩用量(煤矸石与页岩的比例为4∶1)、滑石用量和抛光渣用量分别控制在65~70%、10~15%和20~25%,制备出的泡沫隔热陶瓷表观密度小于1 g/cm~3,孔隙率大于50%且吸水率小于1%。

    2017年01期 v.53;No.338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8K]
  • 注射成型精密陶瓷结构件两步脱脂工艺研究

    严兴伟;旷峰华;张洪波;郝圣旺;徐磊;葛兴泽;

    脱脂过程是注射成型工艺中关键步骤,生产过程中常常因为脱脂过程控制不当,引发坯体产生变形、微裂纹、致密度低等问题,并且常规热脱脂耗时较长,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针对上述问题,通过采用溶剂脱脂和热脱脂相结合的两步脱脂工艺,研究了脱脂溶剂和脱脂温度对溶剂脱脂效率的影响,以及两步脱脂相结合对生产效率和坯体质量的影响,实验证明采用在60℃汽油脱脂1 h后进行热脱脂的两步脱脂工艺可以有效避免坯体变形、微裂纹、不致密等缺陷,并且可以将脱脂过程从原来的25 h缩短至8 h,较大的缩短脱脂周期。

    2017年01期 v.53;No.338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6K]
  • 表面活性剂辅助制备电石渣陶瓷砖工艺及其性能

    张杨;刘少友;冉岚;李远勋;韩丹;

    为综合利用电石渣以及有效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提供重要参考。采用电石渣、十二烷基硫酸钠及高岭土为主要原料制备陶瓷砖,并探讨电石渣用量、十二烷基硫酸钠用量和烧结温度对陶瓷砖结构、抗压强度及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电石渣-SDS制备陶瓷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电石渣用量为13.2%,十二烷基硫酸钠用量为1.8%,烧结温度为1100℃。在此工艺条件下,陶瓷砖的矿物相主要是鳞石英、钙长石和方石英,其抗压强度为61 MPa,吸水率为12.1%,符合陶瓷砖国家标准。

    2017年01期 v.53;No.338 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8K]
  • 反应合成铜锡复合氧化物晶须

    张艳丽;

    采用铜粉和锡粉为原料,使用微波固相反应技术,得到了铜锡复合氧化物晶须。采用XRD、SEM并结合EDS技术分析和研究试样。研究结果表明,原料反应后,生成了Cu_(13.7)Sn、SnO_2和CuO。产物中存在大量的铜锡氧化物组织,这些铜锡氧化物组织是低真空度下,铜和锡氧化而成。这些氧化物组织除呈现出典型的长晶须状外,还有许多呈圆球状。SnO_2与CuO二者中间的铜锡氧化物晶须是通过气-液-固机制和气-固两种机制形成的。

    2017年01期 v.53;No.338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6K]
  • 烧成工艺对堇青石-莫来石窑具材料性能的影响

    陈宁;李素平;丁颖颖;马成良;葛铁柱;

    以堇青石、莫来石、高岭土和氧化铝微粉为原料制备堇青石-莫来石窑具材料,研究了烧成温度、保温时间对堇青石-莫来石窑具材料的常温性能、高温抗折强度和抗热震性的影响。并通过XRD分析了试样烧成后的物相变化,通过SEM观察了试样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随烧成温度从1340℃提高到1400℃,试样的线膨胀率增加,显气孔率增加,常温抗折、常温耐压强度和高温抗折强度增大,但1370℃烧成后的试样的抗热震性最好;对1370℃烧成的试样,随保温时间从3 h延长到5 h,试样的常温性能、高温抗折强度及抗热震性都有所降低。综合分析,在1370℃下保温3 h烧成的试样性能较为优良。

    2017年01期 v.53;No.338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0K]

收藏与鉴赏_陶瓷艺术作品选登

陶瓷艺术

  • 城市公共环境中陶艺墙与地域文化融合应用研究

    姚佐英;

    陶艺墙在城市公共环境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与地域文化紧密联系,二者融合应用将具有传承历史文脉、体现时代精神、倡导生态理念等重要意义,陶艺墙的设计创作者可以通过题材、造型、材料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来体现丰富的地域文化。

    2017年01期 v.53;No.338 94-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6K]
  • 当代日用陶瓷设计中材料语言的审美研究

    刘惠之;

    当代日用陶瓷设计中材料语言的审美特性主要包括三个逐渐递进的层次,即物理、社会文化和创造性审美属性,在数十年的发展中经历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个性主义审美风格等发展阶段。当代日用陶瓷设计者应当根据产品审美主题立意,采取适当的策略来实现材料语言的审美表现。

    2017年01期 v.53;No.338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5K]
  • 湖北汉川马口陶的设计思想

    王宏飞;

    从生活需求、制器用材、生产工艺、陶器装饰、器形与功用等5方面论述了马口陶的设计与生产,指出以生产民用陶器为特色的湖北汉川马口陶器产品从设计到生产成品的每一个阶段都处处充满了顺应自然生活的智慧和民本情怀的设计思想。

    2017年01期 v.53;No.338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69K]
  • 当代高温色釉与釉上彩花鸟综合装饰审美形式研究

    蔡婉云;芦扬;

    高温色釉与釉上彩花鸟综合装饰由来已久,在当代获得进一步变革拓展,在审美形式上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组合形式来看,其主要遵循分清主次、融合衔接、节奏韵律等形式美的法则,在技法形式上,则在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发展。

    2017年01期 v.53;No.338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0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