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延垒;张虽栓;赵宗岩;
采用固相合成Ca_(0.6)La_(0.8/3)TiO_3-Li_(0.5)Nd_(0.5)TiO_3(CLT-LNT)微波介质陶瓷基体粉体,以ZnSO_4溶液为先驱体引入ZnO来降低该陶瓷的烧结温度,这种液相引入助烧剂的方法不仅减少了烧结助剂的用量,而且改善了陶瓷材料的介电性能。研究表明:掺入ZnO的CLT-LNT陶瓷在980℃烧结时的介电常数(ε_r)和介电损耗(tanδ)随着ZnSO_4溶液浓度的增大先增大后略有减小。当ZnSO_4溶液的浓度为0.32 mol/L时,CLT-LNT陶瓷在980℃烧结3 h获得较好的介电性能:ε_r=102,tanδ=0.0027,τ_f=-3×10~(-6)/℃。
2016年05期 v.52;No.330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1K] - 吴坚强;郭慧锋;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51wt%LaAlO_3-49 wt%SrTiO_3(LAST)微波陶瓷。研究了Pr_6O_(11)掺杂对所制LAST陶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r_6O_(11)掺杂后,LAST陶瓷的氧空位缺陷减少,显微结构改善,Q×f值提高、介电常数略有下降。同时加入质量分数W(Pr_6O_(11))为1.0%时,获得的LAST陶瓷的综合性能较好:ε_r为37.25、Q×f为42300 GHz、τ_f为0.92×10~(-6)/℃。
2016年05期 v.52;No.330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 陈文怡;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研究了在不同的升温条件下的聚碳硅烷PCS热解产物纳米Si C粉末在空气环境中的氧化反应动力学,并结合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技术探讨其氧化特性。结果表明:升温速度对PCS热解产物纳米Si C粉末的氧化过程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升温速度的增加,1100℃左右的放热氧化峰向高温方向偏移。动力学研究表明微米Si C氧化活化能为115.90 k J/mol,PCS热解产物纳米Si C粉末氧化活化能为485.73 k J/mol,表明PCS热解产物纳米Si C粉末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
2016年05期 v.52;No.330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4K] - 董艳萍;田喜强;乔秀丽;马松艳;白晓波;
以SBA-15为模板,氯化铁为铁源,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引入碳源,通过纳米刻蚀法合成磁性介孔碳材料。且研究了磁性介孔碳样品对罗丹明B的吸附和磁性分离性能,结果表明外加磁场可有效的分离罗丹明B。
2016年05期 v.52;No.330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K] - 符启慧;刘君武;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CaMoO_4∶Eu~(3+)荧光粉,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荧光光谱(PL)分析,研究了其结构和发光性能。结果表明,样品的晶体结构为白钨矿结构,在800℃的煅烧温度下样品颗粒形貌良好、尺寸均匀;用396 nm的近紫外光激发样品,主发射峰位于616 nm处,对应于Eu~(3+)离子的~5D_0-~7F_2跃迁,发出的是红光;Eu~(3+)离子掺杂量为25 mol%发光强度最强,高于25 mol%出现浓度淬灭效应使发光强度下降。
2016年05期 v.52;No.330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0K] - 汪怀蓉;李军;
以微米TiN、AlN以及BN为主要原料,以微米B_4C、纳米Si粉以及微米Y_2O_3为添加剂,在N_2气氛保护下热压烧结制备了AlN-TiN-BN复相导电陶瓷。测试和分析了烧结样品的相对密度、弯曲强度、断裂韧性、硬度值以及导电性能。结果表明,最佳的导电陶瓷配比中微米Ti N添加量(wt%)为40%,微米Al N添加量为30%,微米BN为15%。当烧结温度为1800℃时,样品性能最佳,其相对密度为95.7%,弯曲强度为415.3 MPa,断裂韧性为5.54 MPa·m~(1/2),维氏硬度为HRA 83.1,电阻率值为781.5μΩ·cm。
2016年05期 v.52;No.330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8K] - 王晶;
采用涂盐法分别在8wt%Y_2O_3部分稳定的ZrO_2(YSZ)陶瓷表面涂覆了Na_2SO_4、V_2O_5和Na_2SO_4+V_2O_5(摩尔比1:1)三种腐蚀介质,研究了不同腐蚀介质在800~1000℃下对YSZ陶瓷的腐蚀行为。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腐蚀后YSZ陶瓷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V2O5熔盐在800℃以上对YSZ腐蚀过程中,V_2O_5熔盐与YSZ发生反应形成YVO_4,并存在t-ZrO_2向m-ZrO_2的相变。在用Na_2SO_4和Na_2SO_4+V_2O_5腐蚀介质对YSZ腐蚀过程中,Na_2SO_4本身对YSZ的失效没有影响。然而,由于V_2O_5的存在,V_2O_5与Na_2SO_4反应形成低熔点钒酸盐(NaVO_3),NaVO_3与稳定剂Y_2O_3酸性溶解形成YVO_4,从而使得YSZ陶瓷失效。
2016年05期 v.52;No.330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8K]
- 杨勇;李国霞;孙洪巍;
依据蓝色系钧官瓷釉的组分,配制了蓝色系钧瓷的基础釉料,采用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研究了釉的微观分相结构。结果显示:不同温度热处理的样品分相结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釉色。经过800℃保温30 min热处理的基础釉,其第二相粒子的粒径在100 nm左右,有蓝色乳光效果。
2016年05期 v.52;No.330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 万林林;邓朝晖;李声超;刘志坚;
对磨削加工后的氮化硅陶瓷球面元件进行亚表面损伤深度研究,分析亚表面损伤产生的原因。采用圆形截面抛光法,获得不同磨削工艺参数组合下的氮化硅陶瓷球面元件磨削亚表面损伤深度值。实验研究砂轮磨粒尺寸、砂轮线速度、砂轮直径、进给速度等对元件亚表面损伤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亚表面损伤深度随砂轮直径、砂轮线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砂轮磨粒尺寸和进给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基于单颗磨粒法向磨削力和当量磨削厚度结合实验结果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亚表面损伤深度预测模型,可用于指导磨削工艺参数优化和后续光整加工阶段加工余量分配。
2016年05期 v.52;No.330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4K] - 马俊良;吴伯麟;吴婷婷;
采用无压烧结技术,在CaO-MgO-Al_2O_3-SiO_2体系中添加稀土氧化镱制备氧化铝基石油压裂支撑剂。通过XRD和SEM等表征手段,研究Yb_2O_3对陶粒支撑剂烧结温度、视密度、酸溶解度、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探究影响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稀土Yb2O3能够大幅度提高压裂支撑剂的耐酸性能,酸溶解度比不掺的降低约为30.7%。在烧结过程中,Yb_2O_3与Al_2O_3反应生成Al_5Yb_3O_(12)。通过对样品酸腐蚀前后物相分析,发现Al_5Yb_3O_(12)具有良好的耐酸性能。另外,Yb_2O_3能够改善氧化铝陶瓷的显微结构,提高致密度。腐蚀过程中,支撑剂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皮壳,阻碍了酸液对内部的侵蚀,从而提高压裂支撑剂的耐酸性能。
2016年05期 v.52;No.330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 彭虎;王平;匡猛;韦宇宏;韦仲华;简广;刘云飞;
以竹炭和紫砂土为主要原料,通过不同成球法制备了竹炭紫砂毫/微球空气净化器。经1080℃真空烧结后,紫砂与竹炭结合良好。采用BET和SEM分析,可见竹炭孔隙结构完整保留,孔径大致在1~5 nm,比表面积S_g=1078.5m~2/g。以NH_3、H_2S和CH-_2O为目标物,考察样品吸附性能,样品对它们净化率分别为92.6%、94.3%、87.7%。
2016年05期 v.52;No.330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 朱聪旭;刘鹏;徐辉;王邓;冯铭华;郑直;
在钧瓷基釉中分别加入不同比例的铜、氧化铜、硝酸铜,采用相同的烧结气氛和烧结时间进行釉烧,研究在相同的气氛下以不同的铜元素存在形式和添加量对钧瓷釉层显微组织和釉层呈色的影响。借助X-射线粉末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X-射线电子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X-ray,EDX)等检测手段,系统研究了铜元素不同存在形式对钧釉烧样品的显微形貌及分相等的影响;通过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Diffuse reflectance ultraviolet visible spectrometer,DRUVS)和分光测色仪(Spectrophotometer,SPM)分析铜元素及其含量对钧瓷釉层呈色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相同含量的铜元素,釉层呈色基本相同,相对而言,以硝酸铜作为添加剂的钧瓷试片釉层表面无明显气泡且呈色更均匀。
2016年05期 v.52;No.330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1K] - 石棋;崔文豪;谢景春;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对R_2O-RO-ZnO-Al_2O_3-SiO_2-P_2O_5-B_2O_3-ZrO_2系统进行调试,研制出一种适合辊道窑快烧的低成本低锆乳浊熔块釉,在线使用效果优良。通过对釉面Lab色值的对比研究,分析配方组成对釉面效果的影响;采用XRD分析推测低锆釉的乳浊机理。
2016年05期 v.52;No.330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 张玉霞;
恽寿平花鸟画构图简洁精致,设色幽淡清丽,意旨超逸绝尘,不仅引起了绘画上的革命,而且带动了粉彩艺术的发展。粉彩瓷是釉上彩瓷的代表,以雍正朝最著。雍正粉彩瓷深受当时宫廷绘画的影响而追仿恽寿平花鸟画风格。恽寿平花鸟画从表现方法、绘画技法与艺术追求三个方面对雍正粉彩瓷产生艺术影响,雍正粉彩瓷又加深了恽寿平绘画艺术的影响力。对恽寿平花鸟画的研读与分析,是鉴赏雍正粉彩艺术的有效途径。
2016年05期 v.52;No.330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 胡飞;
目前的考古文物复原工作是采用手工翻模技术进行人工复原,这使得文物复原耗时过长,投资大,无法及时对外展示。蚌埠禹会村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发端具有重要意义,其出土的陶器对研究淮河流域龙山文化兼容性特征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以禹会村遗址为例利用3D技术对出土文物进行虚拟复原,建设网上展览馆,可以实现快速、广泛、低成本传播,是解决当前遗址考古成果保护与传播的最佳途径。
2016年05期 v.52;No.330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朱祉颖;
创意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日用陶瓷流行风格设计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创意经济下日用陶瓷流行风格设计表现主要分为慢潮流、快潮流、跨潮流和泛潮流,设计者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才能真正实现流行风格设计。
2016年05期 v.52;No.330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陈康;
花鸟纹饰介入现代陶艺是传统与现代艺术的结合,具有民族性、多元化和国际性等鲜明特征,对现代陶艺形成东方审美意境、装饰美感和多元文化面貌具有积极作用,在构成性、艺术性和工艺性等方面形成独特表现。
2016年05期 v.52;No.330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夏明来;
"墨彩瓷"是清代康雍乾时期盛行的一种陶瓷品类,是以艳黑或珠明料勾勒线条,经低温烧制成淡墨色,有黑白相衬的"水墨画"的艺术效果,常融合以文章、诗句,极具文人画气息。而"留白"是墨彩中最重要的艺术处理方式,给黑白单调的"墨彩瓷"带来了灵动和气韵,营造空间感,引发观者的遐想。本文试图以"墨彩瓷"为着眼点,通过分析画作实例来浅析"留白"艺术。
2016年05期 v.52;No.330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 程正喜;程婧;
釉上彩花鸟瓷画中引入山水元素是构建在自然、工艺、历史和审美基础之上的,在当代釉上彩花鸟瓷画中的应用具有宏观取景、构图开阔,层次丰富、内容宽泛,花鸟气韵、山水意境等鲜明艺术特征,在审美、时代、工艺、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2016年05期 v.52;No.330 98-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占昌赣;
通过陶瓷人物画装饰与时代风貌紧密联系,可以反映当时政治经济和生活风俗的状况。社会政治形势对陶瓷人物画装饰有重要影响,陶瓷人物画装饰也为社会发展服务;陶瓷人物画装饰同时也受经济状况制约,能够反映当时社会经济面貌;因此陶瓷人物画装饰全面展示着当时的时代风貌。
2016年05期 v.52;No.330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