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与评述

研究与开发

  • 稀土稳定剂对ZTA复相陶瓷性能影响的研究

    于庆华;尹茜;王介强;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ZrO2/Al2O3纳米复合粉体,以自制的粉体为原料,制备ZTA(ZrO2Toughening Al2O3)复相陶瓷材料,并研究稀土稳定剂对其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剂的种类及掺量主要影响陶瓷在烧结和受力过程中的物相变化,同时影响陶瓷的微观形貌,最终会导致陶瓷力学性能的差异。

    2013年11期 v.49;No.300 5-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1K]
  • Li-Al共掺对Bi_2(Zn_(1/3)Nb_(2/3))_2O_7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张东;

    采用了固相反应法制备了(Bi1.9Li0.1)(Zn2/3Nb4/3-x Al x)O7介质陶瓷。研究了Li+替代Bi3+,Al3+替代Nb5+对Bi2(Zn1/3Nb2/3)2O7陶瓷烧结特性、相结构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i-Al共掺能显著降低BZN烧结温度,由1000℃降至920℃,能改善介电性能,并对介电常数温度系数具有调节作用。当Li+掺杂量为0.1 mol,Al3+掺杂量为0.2 mol时,在920℃温度烧结2 h获得最佳性能:εr=75.42,tgδ=1.67×10-3,αc=29.1×10-6。

    2013年11期 v.49;No.300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 CuO在釉中的多种呈色机理研究

    董龙龙;王芬;朱建锋;施佩;

    钧红及其他铜红釉以其釉色鲜艳红亮而备受人们的喜爱,但铜红釉烧成过程中,对气氛温度等因素极其敏感,从而使釉色易于色变而失却美观。本研究以生料石灰碱釉为基础配方,采用三角配料法,以石英,长石,方解石为变量,研究了组成、烧成制度对铜红釉呈色效果的影响;分析了铜蓝,铜蓝紫及其暗灰釉的形成原因,得出了铜红釉、铜蓝釉的最佳配方;探讨了组成、烧成制度对釉面变色的影响,获得了最佳铜红釉组成与工艺控制条件。通过研究得出,硅和钙的含量对铜红釉的着色有显著影响,硅钙比越小,硅铝比越小,越易形成铜红色;硅铝比越大,釉面易发灰、发黑;硅铝比和硅钙比适中时,形成铜蓝釉和蓝紫釉。

    2013年11期 v.49;No.300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 Nb_2O_5掺杂对BZT-BCT无铅压电陶瓷电性能的影响

    张诚;刘其斌;黄小琴;

    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Nb2O5与MnO2掺杂0.5Ba(Zr0.2Ti0.8)O3-0.5(Ba0.7Ca0.3)TiO3无铅压电陶瓷。通过XRD、SEM和准静态d33测试仪等手段研究了Nb2O5掺杂对陶瓷显微结构与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量为0.5 mol%的Mn4+和不同含量的Nb5+作为受主掺杂离子进入B位能完全固溶于BZT-BCT陶瓷,材料具有典型的钙钛矿型结构。Nb2O5掺杂量为0 mol%时,陶瓷有最佳压电性能,压电常数d33、机电耦合系数K p分别为335 pC/N、39.5%;掺杂量为2.0 mol%时,陶瓷具有最佳介电性能,介电常数ε、介电损耗tanδ分别为8738、1.19%。

    2013年11期 v.49;No.300 16-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烧结工艺对刚玉/莫来石/钛酸铝复相材料晶相与显微结构的影响

    王成勇;陈捷;

    以刚玉、粘土和TiO2为原料,合成刚玉/莫来石/钛酸铝复相材料,并主要探讨不同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复相材料晶相与显微结构的影响,从中确定最佳的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用XRD法、SEM法分析表征各试样的晶相结构和显微结构,采用Rietveld Quantification软件确定各试样的晶相含量。实验结果,确定最佳的反应烧结温度为1500℃,最佳的保温时间为4 h。

    2013年11期 v.49;No.300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K]
  • 纳米Y_2O_3对多孔α-Al_2O_3陶瓷的助烧结作用研究

    王霞;常启兵;汪永清;杨柯;周健儿;

    采用有机物辅助的溶胶-凝胶法将少量的纳米氧化钇(<2 wt%)均匀地分散在α-Al2O3(平均粒径为40μm)颗粒的表面。采用SEM和万能材料测试仪表征多孔α-Al2O3陶瓷的微观结构和弯折强度,借以表征纳米Y2O3对多孔α-Al2O3陶瓷的助烧结作用。结果显示:纳米氧化钇涂层均匀地分布在α-Al2O3颗粒表面,通过形成液相及化学反应,起到明显地助烧结作用,这种助烧结作用随纳米氧化钇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氧化铝颗粒的颈部,氧化钇嵌入氧化铝颗粒的晶界中,增加了α-Al2O3陶瓷的弯折强度。但由于反应物处于氧化铝晶界处,导致多孔氧化铝的弯折强度并不高,因此,并不适合做多孔氧化铝的助烧结剂。

    2013年11期 v.49;No.300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6K]
  • MgO对Al_2O_3透明陶瓷显微结构和透光性能的影响

    余海龙;廖其龙;刘来宝;

    采用高纯α-Al2O3为原料,用真空烧结工艺制备透明Al2O3陶瓷。研究了添加剂MgO、保温时间等对Al2O3透明陶瓷的相对密度、显微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掺杂MgO含量为0.05 wt%时能够抑制晶粒的生长,改善烧结性能,但添加量过多会使残余气孔增多,降低陶瓷的致密度。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陶瓷致密度提高,气孔排出较完全,光学性能较好。

    2013年11期 v.49;No.300 27-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K]
  • 硼硅酸盐玻璃固化体结构与化学稳定性研究

    蔺海艳;廖其龙;牟涛;万小刚;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成分不同的硼硅酸盐玻璃固化体的结构和化学稳定性。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固化体结构;用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测定了浸出液中各浸出元素的含量,用溶解速率法(DR)研究了固化体化学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当SiO2含量为52.5 wt%、(Na2O+K2O+Li2O+CaO+ZnO)和(B2O3+A12O3)的摩尔比为0.8、A12O3和B2O3的质量比为0.5、氧化铈含量为2.85 wt%时,所得硼硅酸盐玻璃固化体化学稳定性都最好,浸泡后表面被侵蚀程度最低且表面成分无明显变化,浸泡56天的质量损失速率仅为1.49×10-8g·cm-2·min-1,未检出模拟核素Ce和Gd的浸出,玻璃自身成分浸出量也相对其他成分玻璃固化体低。玻璃固化体由[BO4]和[SiO4]两种四面体基团紧密相连形成完整的网络结构。

    2013年11期 v.49;No.300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4K]

探索与交流

  • 《景德镇陶瓷史稿》小考

    熊春华;胡钟元;熊慧敏;郑乃章;

    通过比较阅读上世纪30-50年代的景德镇陶瓷史文献,重点比较了《景德镇瓷业史》、新发现的《景德镇陶瓷史稿(初稿)》和《景德镇陶瓷史稿》。指出:《景德镇陶瓷史稿》是在景德镇陶瓷研究所所长张风歧领导下,由江思清和徐文编写完成;《景德镇陶瓷史稿(初稿)》与《景德镇瓷业史》同出一辙;历经三年的征求意见、研究和修订,完成了《景德镇陶瓷史稿》这部空前的陶瓷史论著,探讨了作者的治学精神及其影响。

    2013年11期 v.49;No.300 35-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 陶瓷语汇的特征及其翻译

    刘燕;

    泥做与火烧是陶瓷最本质的语汇,本文论述了陶瓷语汇兼具的工艺特征、装饰特征和文化特征,运用例证分析说明,提出在陶瓷语汇的译介中做到翻译的专业化、多样化和策略化的思考。

    2013年11期 v.49;No.300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生产与应用

  • 环保型建筑陶瓷砖性能与湿法浇注成型研究

    罗婷;吴少泠;顾幸勇;

    以工业废料粉煤灰为主要原料,讨论粉煤灰的大量引入(≥65 wt%)对坯体工艺性能和红外性能的影响。以粉煤灰掺入量达85 wt%为基础配方,探讨高掺量粉煤灰湿法浇注成型的相关工艺。实验结果显示:粉煤灰的增加会提高坯体的弯曲强度和远红外发射率,当粉煤灰掺入量达85 wt%时,坯体弯曲强度达82 MPa,红外发射率达到0.91;湿法浇注成型较传统压制粉料成型能较大程度提高生坯的强度,当加入65 wt%水,4 wt%淀粉,0.04 wt%分散剂和0.6 wt%PVA在60~80℃干燥后生坯强度达到1.48 Mpa,较干压成型生坯强度(0.28 MPa)提高约5.3倍。

    2013年11期 v.49;No.300 41-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 真空压制荒料型人造岗石若干技术进展

    余爱民;王化能;彭西洋;张勇;

    针对真空压制荒料型人造岗石目前面临的一些工艺问题,提出了改进思路,对相关技术进展进行了介绍。

    2013年11期 v.49;No.300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劣质粘土原料在日用瓷器生产中的应用及探讨

    胡青峰;包启富;周健儿;

    利用劣质红土等原料配制日用瓷器坯料,在坯体上施用化妆土,1250℃左右成瓷。制得瓷器可与使用质优高岭土配制,烧成温度≥1310℃的瓷器性能指标比美。达到节能、环保效果。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13年11期 v.49;No.300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 原位反应制备SiC多孔陶瓷材料

    岳兴媛;陈宇红;詹小友;张月;刘淑君;肖益帆;

    以碳化硅(SiC)和氧化铝(A12O3)为起始原料,石墨为造孔剂,通过原位反应结合工艺制备SiC多孔陶瓷。XRD分析表明多孔陶瓷的主相是SiC,结合相是莫来石与方石英;SiC多孔陶瓷的密度在温度1450~1500℃的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温度超过1500℃的密度又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密度随着试样中石墨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多孔陶瓷中气孔率与密度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多孔陶瓷具有较为均匀的气孔结构,具有良好的耐酸腐蚀性,而耐碱腐蚀性相对较低。

    2013年11期 v.49;No.300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 物理钢化对国产漂珠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

    李亚男;蒋争涛;张春梅;童杰;周训武;

    为了提高国产漂珠的抗压强度,达到油田固井技术上的要求,采用物理钢化对漂珠进行强化处理,使其表面和内部分别产生压应力和张应力来提高漂珠抗压强度。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微观形貌观察、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和增压稠化仪抗压强度测试,对比研究强化前后漂珠的表面微观结构特征和力学性能。并对该水泥浆体系的沉降稳定性和抗压强度进行研究,测试对比强化漂珠体系、国产漂珠体系和3 M漂珠水泥浆体系。实验结果表明:530℃,5%的KCl溶液钢化处理后的国产漂珠有新的物相KCl生成,漂珠表面变得十分粗糙,漂珠完好率提高17.03%,水泥石抗压强度提高1.42 MPa。

    2013年11期 v.49;No.300 55-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 流延法制备La_2O_3掺杂BaTiO_3陶瓷基板及其组织研究

    费张平;黄新民;戴荣荣;吴玉程;舒霞;

    利用流延法获得BaTiO3-La2O3陶瓷薄膜,经过烧结得到陶瓷基板。分别研究了浆料粘度、刮刀高度、流延速度及干燥温度对流延成型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BaTiO3-La2O3陶瓷的相结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La2O3加入之后,没有产生新相,但BaTiO3晶体结构由立方变为了四方;La2O3附着在BaTiO3颗粒上,并随掺杂量的增加延四周生长。

    2013年11期 v.49;No.300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 新型陶瓷坯体增强剂的研制

    于海霞;邹玉林;孟祥瑞;徐青青;

    研究了以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和无机粘合剂为主要原料复合而成的陶瓷坯体增强剂的应用。考查了不同含量、不同配比的增强剂对泥浆流动性、吃浆厚度、生坯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的增强剂引入到卫生陶瓷坯体配方中,坯体强度明显提高了25%以上,同时吃浆厚度减小10%以内,但是对泥浆流动性有一定影响,应用时需加入相应比例的电解质,调节流动性。

    2013年11期 v.49;No.300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信息

  • 第一届李国桢先生陶瓷思想学术研讨会10.21-10.23在河南郏县召开

    <正>研讨会于2013年10月22至23日在郏县召开。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中华陶瓷大师联盟相关领导,以及全国各高校、在李国桢先生诞辰96周年之际,由平顶山市政府、郏县人民政府、平顶山学院主办,平顶山市科技局、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协办的第一届李国桢陶瓷思想学术

    2013年11期 v.49;No.300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2013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开幕

    <正>2013年10月18日,第十届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瓷博会)开幕式在江西景德镇国际陶瓷文化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本届瓷博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外贸发展局、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江西省商务厅、中国贸促会江西分会、景德镇市人民政府

    2013年11期 v.49;No.300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陶瓷艺术

  • 视觉与心灵的碰撞——感悟陶艺造型的形态美

    朱书华;

    真正的美不只是外在形象,更多的是内在形态。从形象和情态两大方面感悟陶艺造型的形态美。优秀的陶艺作品造型手法适当,整体感强,量感表达得当,使观者和陶艺造型的形态语言能自如交流,撞击观者的心灵并产生美的享受。

    2013年11期 v.49;No.300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 论当代陶瓷艺术创作观念转变的表现与方向

    游亚芳;

    陶瓷艺术创作观念随时代不断变迁,当代陶瓷艺术创作观念正发生着巨大转变,具体表现在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由大众观念转向精英观念、群体观念转向个体观念、封闭观念转向开放观念是其主要转变方向。

    2013年11期 v.49;No.300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论景德镇青花瓷研究引入艺术人类学的方法与意义

    江琛;

    从艺术人类学角度看等景德镇青花瓷的演变与发展是一个全新的角度,在景德镇青花瓷的研究中引入艺术人类学,需要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方法,景德镇青花瓷研究引入艺术人类学对于推动景德镇青花瓷研究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11期 v.49;No.300 74-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论青瓷雕塑创作中造型与釉色的美感表达

    袁义宏;

    青瓷雕塑的美感纯粹而静谧,关于这一美感的来源本文试图从创作中来解答。在解答这个问题时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创作中的造型和釉色。一方面阐述青瓷雕塑创作中造型的手法的特殊性和对塑造中艺术节奏的把握;另一方面将具体创作经验和具体釉色的特点相结合,提出青白釉和粉青釉两种非常适合青瓷雕塑创作的釉色。

    2013年11期 v.49;No.300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论花鸟瓷画色彩运用演变与当代拓展

    陈康;汤梦瑶;

    花鸟瓷画色彩运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随类赋彩"和"随意赋彩"。"随类赋彩"是花鸟瓷画工艺上的重大突破。当代花鸟瓷画有明显的从"随类赋彩"走向"随意赋彩"的趋势,体现了当代瓷画家在花鸟瓷画色彩运用上的拓展。

    2013年11期 v.49;No.300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 风格独特的金代红绿彩瓷

    任远;张悦;徐艳丽;

    中国红绿彩陶瓷艺术历史悠久,精深博大,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红绿彩文化。本文从金代红绿彩的工艺、地域年代以及艺术特征、文化特征,来分析红绿彩的艺术意涵和文化意义。

    2013年11期 v.49;No.300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K]

收藏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