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与评述

  • 高压ZnO压敏电阻陶瓷材料研究进展

    汪涛;齐国权;

    综述了高压氧化锌压敏电阻的导电原理及制备工艺,从超细粉体的制备、稀土添加剂、烧结工艺等方面重点分析了目前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并指出高压氧化锌压敏电阻材料今后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重点研究:①加强大电流区的失效模式与显微结构之间的相关理论研究;②稳定纳米ZnO粉体,特别是掺杂如Bi_2O_3等其他成分纳米复合粉末的制备研究;③复合稀土氧化物对氧化锌电阻片的微观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对掺杂量的控制及作用机理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④开发和优化如微波烧结等新的烧结工艺。

    2011年12期 v.47;No.277 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 煤炭固体废弃物制备莫来石材料研究进展

    马壮;闫翠娟;陶莹;

    综述了煤矸石、粉煤灰化学成分,结构特点。着重介绍了采用煤炭固体废弃物制备莫来石材料的工艺及结构。展望了煤炭固体废弃物的发展前景。

    2011年12期 v.47;No.277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 新型瓷砖喷墨印花技术发展应用研究

    陈雪杰;

    简要介绍了喷墨陶瓷印花技术的发展前景和特色。从陶瓷印花技术的三个发展阶段,着重介绍了引领陶瓷装饰技术发展和最新潮流的陶瓷喷墨印花技术的特点,并从产量限制、清晰度、成本、破损率、设计、生产及节能环保的角度阐述了喷墨印花技术的发展优势。描述了我国喷墨陶瓷技术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喷墨陶瓷技术发展的必要性,并指出了需要重点关注的若干问题。

    2011年12期 v.47;No.277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研究与开发

  • 氟掺杂聚磷酸钙生物陶瓷在SBF中溶解特性

    张垠;孔德双;谷昌军;王坤;邱泰;

    在聚磷酸钙生物陶瓷中添加氟离子,研究氟离子对聚磷酸钙陶瓷微观构造及其溶解特性的影响。以氟化氨作为掺杂试剂,通过掺杂不同含量的氟,研究其在生物模拟体液中的溶解特性,如溶解速率、表面特性等。研究表明,通过添加氟元素可以改变聚磷酸钙的溶解特性,添加一定量氟的聚磷酸钙陶瓷具有在骨组织工程中作为骨修复材料在临床应用的可能性。

    2011年12期 v.47;No.277 12-1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 水热法合成(K,Na)NbO_3陶瓷粉体及其压电性能研究

    涂娜;李小红;江向平;林玫;陈超;

    利用水热法在碱性溶液中合成了具有钙钛矿结构的(K,Na)NbO_3无铅压电陶瓷粉体,研究了初始溶液中K+的含量对产物晶相、形貌以及化学组成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以及扫描电镜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X荧光分析仪对粉体的化学组成进行了精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初始溶液中K~+含量的变化,有两相钙钛矿(K,Na)NbO_3粉体生成,在溶液中K~+的反应活性低于Na~+。然后,将水热合成的K_(0.58)Na_(0.42)NbO_3粉体采用传统固相烧结制备陶瓷材料,其结构较致密,压电常数d_(33)达到94 pC/N。

    2011年12期 v.47;No.277 15-1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 制备工艺参数对氟羟基磷灰石氟替代量和形貌的影响

    朱庆霞;江伟辉;邵川;王洪达;

    通过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氟羟基磷灰石(FHA)。研究了合成温度、初始氟离子浓度和pH值对氟替代量和形貌的影响。用透射电镜观察了FHA的形貌,用氟选择电极法测定了FHA中的氟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合成温度或原料中氟浓度的升高,FHA晶粒尺寸和长径比增加;随着pH值的提高,长径比减小。合成FHA中氟含量随初始氟离子浓度和合成温度的增加而非线性增加,考虑到OH~-和F~-对羟基空位的竞争,高pH值不利于氟替代。

    2011年12期 v.47;No.277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2K]
  • 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合成六方相ZnTiO_3粉体

    朱雁风;刘维良;武安华;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乙二醇为溶剂,用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合成出了六方相ZnTiO_3纳米粉体。通过热分析(DTA/TG),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分析探讨了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六方相ZnTiO_3纳米粉体的形成和粉末晶粒尺寸大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干凝胶在400℃以下燃烧基本完全,在800℃保温60min可以得到颗粒尺寸大小为80nm的纯六方相ZnTiO_3纳米粉体。

    2011年12期 v.47;No.277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 模板前驱体对熔盐法制备Na_(0.5)Bi_(0.5)TiO_3片状晶粒的影响

    赵戈;江向平;舒凯征;陈超;涂娜;

    首先采用熔盐法合成出铋层状结构的Bi_4Ti_3O_(12)和Na_(0.5)Bi_(4.5)Ti_4O_(15)籽晶,再分别以其作为前驱体,通过拓扑化学反应在900~1100℃合成了片状、各向异性的Na_(0.5)Bi_(0.5)TiO_3晶粒。通过XRD,SEM分析方法,研究了模板前驱体对Na_(0.5)Bi_(0.5)TiO_3晶粒相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并讨论了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前驱体晶胞的不同造成Na_(0.5)Bi_(0.5)TiO_3粒径大小和形貌的差异。

    2011年12期 v.47;No.277 27-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 多孔陶瓷负载TiO_2光催化剂降解亚甲基蓝

    张荔荔;张永明;

    以多孔轻质陶瓷作为TiO_2催化剂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负载型催化剂,比较了不同的煅烧温度条件下TiO_2的晶形变化情况,并将这些催化剂用来降解亚甲基蓝,以比较它们的降解活性。研究结果证明,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部分锐钛矿会转变为金红石,从而降低了TiO_2催化剂的活性。紫外照射TiO_2催化剂比自然光照射时,其活性更高。

    2011年12期 v.47;No.277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2K]
  • 透明介孔氧化锆涂层的制备与表征

    王霞;常启兵;

    以ZrCl_4为锆源,以三嵌段聚合物P123(EO_(20)PO_(70)EO_(20)为乙氧基,PO为丙氧基)为模板剂,采用原位水解法制备了透明介孔氧化锆涂层。透射电镜表征结果显示,ZrO_2涂层中的介孔孔道呈阵列状排布,孔道垂直于载体。这种特殊的结构是导致涂层透明的主要原因,其形成受溶剂挥发速率、模板剂浓度及空气湿度的影响。从形成机理上,ZrCl_4与空气中的水分相接触,生成ZrOCl_2,ZrOCl_2在乙醇中较小的溶解度使其呈固体形态而脱离溶液体系,固定模板剂P123并在其作用下,形成相对有序的固体膜层是形成这种透明涂层的关键,与提拉法制备的介孔涂层孔道方向与法线方向载体存在一定夹角有明显的区别。

    2011年12期 v.47;No.277 35-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 压电陶瓷基体表面多元化学镀合金层的研究

    黄玉梅;

    通过化学镀法,在压电陶瓷基体表面镀上一层合金(Ni-W-P)层,研究镀液各组分和工艺条件对沉积速率、结合强度的影响,通过正交计算,确定以压电陶瓷为基体表面多元化学镀合金层的配方及工艺参数。

    2011年12期 v.47;No.277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探索与交流

  • 我国古陶瓷文献著述内容特征及其原由探析

    马志伟;陈雨前;邵校;唐敏;

    在普查数万种古代文献的基础上,对记述有陶瓷内容的三千余种文献进行梳理,并从内容上对古代陶瓷文献进行概述,表述其特征,同时还试着对这些特征的形成进行原由探析。

    2011年12期 v.47;No.277 41-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 微生物发泡多孔陶瓷坯体的结构缺陷与改良措施探讨

    朱华清;陈云霞;

    采用微生物发泡法制备多孔陶瓷坯体容易产生孔隙不均匀、坯体开裂、收缩变形等结构缺陷,分析泥料增塑、微生物营养条件、改变泥料拌料参数、坯体收缩控制等改良措施,研究常温条件下制备孔隙均匀、形状规整、孔径分布范围较宽的多孔陶瓷坯体的微生物发泡方法,节省能源消耗。

    2011年12期 v.47;No.277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 筝乐在瓷乐发展中的作用

    邹婷媛;段友芳;徐玉莲;

    中国的民族音乐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瓷乐器也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乐器,经过不断地发展创新与实践,已形成为多种瓷乐器组合,其音色特殊而鲜明,听者通常会有新鲜的感觉。随着瓷乐的发展,如今的瓷乐融合了中国传统的乐器形式和特色。筝乐器因为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与文化,经久不衰深受大众喜爱。筝乐与瓷乐二者的结合带给音乐一种全新的生命力和内涵,并对民族传统艺术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旨在于阐述中国传统乐器的相关知识,结合瓷乐与筝乐的特点与关系,通过分析二者的发展过程来探讨筝乐在瓷乐发展中的融合与运用方式。

    2011年12期 v.47;No.277 46-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 浅谈现代陶艺创作中肌理语言的审美及运用

    周彤;汪洁;

    肌理语言是现代陶艺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段。在现代陶艺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表现中,肌理语言扮演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肌理语言的概念及内涵的诠释,论述了肌理语言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重要意义。

    2011年12期 v.47;No.277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生产与应用

  • 利用垃圾焚烧飞灰电弧炉熔渣制备微晶玻璃

    魏国侠;刘汉桥;

    垃圾焚烧飞灰电弧炉熔渣经核化、晶化两步处理制备微晶玻璃,采用差热分析法研究了基础玻璃的晶化行为,考察了晶化时间对微晶玻璃微观结构及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玻璃的晶化指数为1.48,以表面析晶为主,其最佳热处理制度为:核化温度679℃、核化时间1.5h、晶化温度985℃、晶化时间1.5h。微晶玻璃的主晶相为透辉石Ca(Mg,Al)(Si,Al)_2O_6和少量普通辉石Ca(Mg,Fe,Al)-(Si,Al)_2O_6,在最佳热处理条件下制得的微晶玻璃具有较高的抗弯强度、硬度、韧性及耐酸碱性等性能,有替代天然建材的潜力。

    2011年12期 v.47;No.277 52-5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 氧化焰CuO-MnO_2-NiO-TiO_2系金属光泽釉制备及快烧工艺研究

    石小涛;章婷;范学运;李清连;

    以铅熔块为基础釉、CuO-MnO_2-TiO_2-NiO金属氧化物为析晶剂,制备低温金属光泽釉。通过考察釉料配方、添加物的含量、烧成制度等工艺因素对金属光泽釉的影响做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优配方为Mn/Cu质量比为4、TiO_2 20%、NiO 3.5%。

    2011年12期 v.47;No.277 56-5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 膨润土泥浆复合解凝剂的研究与应用

    张海峰;肖汉宁;叶昌;杨小平;

    以膨润土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正交法等实验方案,研制出了一种复合解凝剂。该复合解凝剂以三聚磷酸钠、HL-2、焦磷酸钠、草酸钠为主要原料配制而成,当各组分间的比例为2:2:1.5:1时,对膨润土有较好的解凝效果。在含水率为60%的膨润土泥浆中,加入0.60~0.65%的复合解凝剂,可获得最佳的解凝效果,其流动度可控制在18s以内。

    2011年12期 v.47;No.277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 邛崃高岭土熔盐法制备莫来石晶须

    方金宇;郝孝丽;林金辉;

    莫来石晶须为针状的莫来石单晶,其力学性能优于多晶莫来石,是一种优异的复合材料增韧补强剂。研究了以四川邛崃高岭土为原料,采用熔盐法制备莫来石晶须;利用XRD、SEM和XRF等手段对合成晶须的相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高龄土、硫酸铝和硫酸钠的质量比例为1:4:5,在900℃煅烧2h制备了平均直径为100nm、长径比约为30的莫来石晶须。

    2011年12期 v.47;No.277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6K]
  • 低温烧成硼分相生料乳浊釉的研制

    包镇红;苗立锋;江伟辉;

    以高岭土、石英、长石、天然硼钙石、煅烧ZnO等为原料,制备了K_2O-Na_2O-CaO-ZnO-SiO_2-Al_2O_3-B_2O_3系统分相生料乳浊釉,在1140℃低温烧成,釉面白度可达85.8。分别研究了Al_2O_3、B_2O_3和ZnO含量对釉料乳浊度的影响,并通过对优化配方进行TEM、EDS及XRD测试分析,研究了其乳浊机理。结果表明,随着Al_2O_3含量降低,B_2O_3含量提高,釉面白度有增高趋势;釉层中均匀分散着大量粒径为100nm左右的球形液滴状乳浊粒子,其与基体之间的较大折射率差是釉面产生较高乳浊的主要因素。

    2011年12期 v.47;No.277 67-6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 以微硅粉为原料制备吸收CO_2材料硅酸锂的研究

    尹霞;黄孝华;郭泰民;付长翼;

    硅酸锂(Li_4SiO_4)材料可在高温500~750℃下直接吸收温室气体CO_2。通过高温固相法,采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微硅粉和Li_2CO_3为主要反应原料,于不同温度下合成了Li_4SiO_4材料。本研究采用X衍射仪(XRD)和差热分析(TG)分别表征了合成材料的结构特征以及硅酸锂材料对CO_2的吸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740℃下煅烧4h可合成出的硅酸锂材料对CO_2吸收性能良好,通过热重分析在CO_2气氛下,于700℃保持15 min即可达到吸收平衡,其吸收量可达30%(wt)以上。与已有文献报道进行对比,改善了材料的合成条件,较大地提高了CO_2的吸收容量,同时还为烟气回收矿物微硅粉的应用寻找到一个变废为宝的新途径。

    2011年12期 v.47;No.277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 粘接剂对热化学反应法陶瓷耐磨性影响

    董世知;田琳;马壮;李智超;

    采用不同的粘接剂,相同的陶瓷骨料以及固化工艺制备两种陶瓷涂层,通过相组成、结构、结合强度以及耐磨性分析讨论粘接剂对于热化学反应法陶瓷涂层耐磨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粘接剂的不同不会影响到陶瓷增强相的生成,但磷酸铝粘接剂陶瓷涂层致密性和结合强度以及耐磨性均不如水玻璃粘接剂陶瓷涂层。

    2011年12期 v.47;No.277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陶瓷艺术

古陶瓷研究

  • 清康熙时期之后五彩瓷衰退原因探析

    江翠萍;

    釉上五彩瓷起源于宋金时期,至清康熙时期发展至巅峰,但在康熙时期之后出现急速衰退现象。从宫廷到民间的整体审美社会风尚的变化是其出现衰退的主要原因,工艺技术与绘制技法的嬗变则是导致其衰退的关键因素。

    2011年12期 v.47;No.277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收藏与鉴赏

  • 饶媛媛陶瓷艺术作品选登

    <正>饶媛媛,女,1979年4月28日出生于江西广昌,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荣获学院优秀教师称号。系景德镇陶瓷艺术家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高岭陶艺协会会员。从事陶瓷艺术研究、设计和教学多年。擅长陶瓷青花,颜色釉、坯处理和雕塑等手法结合的综合装饰,尽心追求清新典雅柔美的现代

    2011年12期 v.47;No.277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 涂志浩陶瓷艺术作品选登

    <正>涂志浩,1969出生于景德镇。1985年进入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随父涂金水(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学艺。后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院学习期间,得到杨永善、胡美生等教授指导,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毕业后分配到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艺术室,并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先生,现为中国轻工业陶瓷研所艺术中心主任,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评委。

    2011年12期 v.47;No.277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3K]
  • 程幸陶瓷艺术作品选登

    <正>程幸,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镇女陶艺家协会常务理事,景德镇中山画院副院长。1998年毕业于大连轻工学院服装设计专业,200 3年结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研究生班现代陶艺专业,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副教授。长期从事陶瓷古彩装饰艺术的

    2011年12期 v.47;No.277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9K]
  • 吴也凡陶瓷艺术作品选登

    <正>吴也凡博士、诗人、陶瓷美术家、景德镇陶瓷学院一级教授;出身于名门艺术世家,家学渊源,在美国纽约及日本东京画廊潜心陶瓷美术创作十一年;日本阿尔法财团为其建立"也凡陶瓷美术馆";景德镇政府授予吴也凡"景德镇传统陶瓷技艺传承人"。(创作了大量诗词作品,对其谱曲,用小提琴、箫、古琴、吉他等及自制乐器进行演奏;精于太极、气功,将各种学养融入陶瓷美术,其作品饱含音乐旋律。也凡诗抄:

    2011年12期 v.47;No.277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9K]
  • 丁晓青陶瓷艺术作品选登

    <正>丁晓青,男,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上饶师范学院美术系副教授,江西省教育学会陶艺专业委员会理事。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绘画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导师为知名陶艺家李林洪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现代陶瓷绘画艺术的创作研究,作品浑然天成、别具一格,努力吸取西方艺术的精华,开创了当代陶瓷绘画艺术领域的新局面,受到同行、专家的好评。作品

    2011年12期 v.47;No.277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3K]
  • 蔡花菲陶瓷艺术作品选登

    <正>蔡花菲,女,讲师,1980年生,籍贯安徽。2006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获硕士学位。师从于宁钢教授,主要从事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的研究工作,致力于陶艺和文化元素结合的科研项目研究,目前主持、参与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2011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3

    2011年12期 v.47;No.277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