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尚;张玉军;赵东亮;
采用六钛酸钠晶须与六钛酸钾晶须混合增强树脂基摩擦材料,并对其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研究了硅烷偶联剂改性六钛酸钠晶须对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六钛酸钠晶须与六钛酸钾晶须的质量比为1∶4时,摩擦材料有较稳定的摩擦系数和较低的磨损率;硅烷偶联剂改性六钛酸钠晶须能在树脂中较好的分散,改善摩擦材料的性能。
2010年06期 v.46;No.259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8K] - 侯桂芹;张文丽;张明熹;
采用sol-gel法在导电玻璃上制备了纳米铁酸锌薄膜光催化剂,并研究了溶液浓度、薄膜层数、以及电极和电压等条件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浓度越大,铁酸锌的光催化效果越好;随着ZnFe2O4薄膜层数的增多,对甲基橙的降解率先增大后减小;当外加正向偏压时,薄膜的光催化性能随着偏压增大而呈波动性增强。同时,薄膜与极板间的距离对薄膜的光电催化活性也有较大影响。
2010年06期 v.46;No.259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3K] - 田秀淑;任书霞;梅世刚;
以Al2O3为载体,采用离子吸附法制备了载银Al2O3抗菌剂,研究了其制备工艺如银离子掺量、反应温度、煅烧温度等对抗菌性能的影响,找出了最佳制备方法,并利用XRD结合离子溶出浓度的测试分析了其高温抗菌性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离子吸附法制备的载银Al2O3抗菌剂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其最佳制备工艺是银离子掺量为6%,搅拌时间为6h,煅烧温度为1000℃,其抑菌圈的宽度可以达到3.5mm。
2010年06期 v.46;No.259 17-1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9K] - 朱常任;王秀峰;江红涛;郭宏伟;
以正硅酸乙酯和五水硝酸铋为原料,采用化学溶液分解法制备Bi4Si3O12粉体。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粉体的相结构和形貌,研究了正硅酸乙酯的用量对粉体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物粉体在650℃下煅烧1小时,得到了单一的Bi4Si3O12的粉体;颗粒大小为3~5μm,由若干个大小为300~500nm的晶粒组成为多孔的网状结构;当铋硅比(摩尔比)的用量为1∶2时,可以制备出相组成完全为Bi4Si3O12的粉体。
2010年06期 v.46;No.259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0K] - 王莹;陈军超;任凤章;
采用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细孔径氧化铝基泡沫陶瓷过滤器。研究了有机泡沫载体的表面活化处理对氧化铝基泡沫陶瓷过滤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木质素磺酸钙、聚乙烯亚胺(PEI)三种表面活性剂对泡沫陶瓷性能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CMC>PEI>木质素。当取活化剂CMC的浓度为1.5%时,制备出的泡沫陶瓷性能最佳,其容重、抗压强度和孔隙率可分别达到0.49g.cm-3、2.40MPa、83%。
2010年06期 v.46;No.259 23-2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5K] - 杨中正;姚贤华;张越;刘欢强;
依据刚玉-莫来石复合材料的成分要求,采用不同等级的矾土配制成混合料,采用细磨、分级、烘干、成型、烧结工艺进行制备刚玉-莫来石复合材料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此工艺可制备出刚玉-莫来石复合材料,以莫来石相为主的复合材料的烧结温度为1700℃,体积密度为2.82g/cm3,显气孔率<1.5%,显微结构为柱状莫来石形成交错连锁的网络结构,刚玉填充在莫来石形成交错连锁网络结构的空隙中;以刚玉相为主的刚玉-莫来石复合材料的烧结温度为1550℃,体积密度为3.29g/cm3,显气孔率<2.5%,显微结构为等轴状的刚玉形成的骨架结构。
2010年06期 v.46;No.259 25-28+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9K]
- 左宏森;田晓正;王改民;李芳;荆运杰;耿矿发;
报道了利用正交实验对园子红陶瓷颜料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1)影响园子红呈色性能的主要因素是贝壳粉/锡液的摩尔比,其次是红矾钾的加入量,矿化剂的加入量和熔融石英/锡液的摩尔比影响最小。(2)利用极差分析、因素水平与综合评分效能曲线分析,确定最佳原料配比为:贝壳粉/锡液摩尔比在1.5~2.0之间,熔融石英/锡液摩尔比为1.0左右,红矾钾加入量为2%左右,矿化剂为4%~5%的铬酸铅和硼砂。(3)采用两次煅烧工艺合成比一次合成色料的性能有明显提高。
2010年06期 v.46;No.259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7K] - 张巍;戴文勇;
以莫来石、氮化硅为主要原料,铝酸钙水泥、硅微粉为结合系统,制备了氮化硅-莫来石复合材料,并与莫来石材料进行了对比。试样自然干燥24h脱模后,再经110℃烘干24h,分别在空气气氛下于1000℃、1300℃和1500℃热处理3h。检测各温度热处理后试样的体积密度(B.D)、常温抗折强度(M.O.R)、常温耐压强度(C.C.S)以及试样的热膨胀系数、耐磨性能和抗热震性能。结果表明,经过1000℃、1300℃和1500℃热处理后,氮化硅-莫来石复合材料的常温抗折强度和常温耐压强度均大于莫来石材料的常温抗折强度和常温耐压强度。在本实验条件下,在莫来石基材料中添加氮化硅并不能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能。在1250℃~1400℃温度之间,氮化硅-莫来石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小于莫来石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氮化硅-莫来石复合材料试样热震后的耐压强度大于莫来石材料试样热震后的耐压强度,但耐压强度保持率小于莫来石材料。
2010年06期 v.46;No.259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1K] - 张继香;刘炜;董英鸽;杨金龙;
利用煤矸石为主要原料,加入发泡剂和其他外加剂,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得到高频吸声性能优越的多孔吸声材料。本文讨论了影响样品孔隙率、吸声性能、压缩强度的因素。测试表明,煤矸石多孔吸声材料孔隙率可达81.6%,但压缩强度的提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010年06期 v.46;No.259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3K] - 石棋;石祝词;
配方中引入含钙、含镁原料,获得适用于建筑陶瓷的低成本的钙无光乳浊釉。本文分析了硅铝比对釉中形成钙长石晶体的影响;讨论了高钙原料对釉面针孔、乳浊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氧化钙用量在11%左右,硅铝摩尔比小于3.4时,釉中易析出钙长石晶体,釉面细腻无光,乳浊效果好。
2010年06期 v.46;No.259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7K] - 范泽锋;闵仲明;杨伯军;
作者对紫砂泥五个品种在宜兴地区的产地、外观、色泽性能、颗粒度等性能及其对干燥收缩、成型性能、烧成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研究分析和试验,提出了对每种紫砂泥的选料、配料、成型及烧成的独家技法。
2010年06期 v.46;No.259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4K] - 刘莹;陈信忠;王明华;
简要介绍陶瓷行业废气污染现状,并介绍了防治粉尘污染的设备及防治措施。
2010年06期 v.46;No.259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0K]
- 李延;张广军;
陶瓷壁画是一种古老的装饰艺术,它与建筑默契配合,相映生辉,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公共空间中发挥着装饰建筑,美化环境和愉悦视觉的作用,被誉为纪念碑式的艺术。本文纵览欧美和日本陶瓷壁画的应用历史,从我国陶瓷壁画的特性,公共空间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论述了陶瓷壁画在空间环境中的应用、艺术地位和意义。
2010年06期 v.46;No.259 62-6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0K] - 邵新民;
瓷刻,作为一门独特的陶瓷装饰艺术,集书法、绘画、雕刻、着色、装潢、瓷器于一身。它以独特的语言形式表达中国书画的笔墨技巧和情趣;它以独有的可视可触的艺术饰面,诠释意韵之美;它以极具"金石味"的崩瓷,让不同的艺术肌理呈现残缺之美。
2010年06期 v.46;No.259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4K] - 谢志明;
中国古砚历史久远,材质繁多,类型各异。其中,陶瓷砚可谓是一朵奇葩,它既演绎着陶瓷业发展史,也传承了中华几千年的文明。文章首先把陶瓷砚的发展粗略划分为四个阶段,然后分别探讨了各个阶段的历史背景、砚台形制与特征。
2010年06期 v.46;No.259 67-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5K] - 陆涛;
论述了陶瓷艺术与陶瓷工艺之间的关系,艺术是主体、是核心,工艺必须服务于艺术,艺术与工艺是协调统一的关系,陶瓷艺术与陶瓷工艺共同创造陶瓷文化的辉煌。
2010年06期 v.46;No.259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8K] - 徐禹;
通过对使用不同制作方法的陶瓷首饰进行分析,探讨了独立陶瓷首饰与半独立陶瓷首饰的一些基本设计与制作技法问题。
2010年06期 v.46;No.259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9K] - 邹燕;王茜;候灵云;
在陶瓷美术"形"与"神"的关系方面,论述了"形神互依","既求形似也求神似","以形传神";在"形神论"运用方面,论述了"以神为主"、"人神帅物神"、"形神兼备";在思想层次方面,论述了从"形"至"神"、从"神"至"意"三个层次。
2010年06期 v.46;No.259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0K]
- 舒锦宏;
好川文化是距今4000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是浙江省继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之后确立的又一支考古学文化,是浙西南地区史前考古发掘研究的重大突破,填补了浙江省西南部浙、闽、赣三省交界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好川墓地出土器物以陶器为主,其形制演变轨迹清晰,发展序列明确,型式丰富,颇具特色。它们构成好川文化的一个鲜明的文化特征。本文试图从美术、美学的角度出发,对好川文化陶器造型的分类、特点和发展变化规律进行一点粗浅的探讨。
2010年06期 v.46;No.259 78-8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7K] - 杨文剑;
宋代,汝窑主要烧制生活用瓷器与陈设瓷器,兼烧少量礼器。而修内司窑与郊坛窑烧制礼器的比重大大增加,出现一些汝窑未见的器物。龙泉"贡瓷"形制应与官窑产品基本保持一致。但龙泉窑毕竟是民窑,烧制方面不似官窑般严格,通过制瓷技术的创新,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瓷器造型。官窑器带有复古改制的政治色彩,更多的受到礼学传统限制,因此更强调忠实于"古";而且一旦"复古"成功,形成新的定制,就很少向前发展。民窑器则更为商业化,受到当时流行审美情趣的影响,因此更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
2010年06期 v.46;No.259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7K] - 李彤彤;
流行于吴晋的堆塑罐将大量当时社会的民俗、宗教、建筑及丧葬信息集中于一体,多年来一直受到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关于其定名及器物功能性的讨论是陶瓷研究界的课题之一,至今已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成果。笔者试图以自身的理解,归纳梳理历来关于堆塑罐器物功能的相关研究,同时进行浅显的省思。
2010年06期 v.46;No.259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9K] - 王怀治;王怀亮;
"尚古"是清康熙青花山水瓷画最突出的审美特征之一,无论官民窑均以模仿清初"四王"、明末董其昌、元四家等南宗山水画风格为主流,具有浓郁的"尚古"审美趣味。其"尚古"审美特征的形成与清初文化艺术复古思潮、明版画的辉煌成就等有直接关联,其尚古但非泥古,形成不同于前代的新境界。"尚古"审美对康熙青花山水瓷画的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并奠定了清代青花山水瓷画"尚古"审美传统。
2010年06期 v.46;No.259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