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琳;唐杰;
采用α-Al2O3作晶核剂制备β-偏磷酸钙晶须,探讨氧化铝含量、复合TiO2的晶核剂对产物含量、成分和形貌的影响。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对样品的成分、形貌等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1)采用4%Al2O3作晶核剂时,能够生成β-偏磷酸钙含量为32.52%的晶须材料;(2)随着原料中氧化铝含量的增加,玻璃化倾向显著降低,产物中的β-Ca(PO3)2含量减少;(3)采用4%Al2O3-2%TiO2作复合晶核剂时,能加速钙磷玻璃体转变为β-偏磷酸钙,促进结晶。
2010年01期 v.46;No.254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5K] - 路晓辉;黄金亮;孙露;韩香菊;
研究了BaCu(B2O5)的掺入对0.95MgTiO3-0.05CaTiO3微波介质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用XRD和SEM分析其相组成及微观形貌。结果表明:BaCu(B2O5)的加入能够使0.95MgTiO3-0.05CaTiO3陶瓷的烧结温度降至1100℃并有效抑制第二相MgTi2O5的形成。在1100℃烧结3h,加入3wt%BaCu(B2O5)的0.95MgTiO3-0.05CaTiO3陶瓷获得了较好的介电性能:εr=22.9,Q×f=25,000GHz(7GHz),τf=-3.3ppm/℃(7GHz)。
2010年01期 v.46;No.254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8K] - 黄俊俊;滕元成;赵伟;桂成梅;宋子健;
以Y2O3、Y(C2H3O2)3和Bi2O3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铋酸钇(YBiO3)。借助热重-差热、X射线衍射、SEM等分析手段,探讨了不同原料、煅烧温度、保温时间、预烧等因素对铋酸钇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固相反应能够合成高纯度的铋酸钇;与Y(C2H3O2)3相比,Y2O3是合成YBiO3的较佳原料,其合成YBiO3的最低温度是766℃左右,YBiO3的开始分解温度是917℃左右;合成YBiO3的较佳工艺为两磨两烧,在800℃预烧90min,其较佳工艺参数为煅烧温度为900℃,保温时间120min。
2010年01期 v.46;No.254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7K] - 胡克艳;顾幸勇;陈宗玲;
对莫来石晶须增强80氧化铝陶瓷的工艺制备和对力学性能改善进行了实验和分析,通过固相烧结法制备出一定长径比的晶须,研究了球磨工艺对晶须分散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成型压力和烧结温度的单因素实验发现,随着成型压力和烧成温度的提高试样的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均能提高,但当温度超过1450℃以后,烧成温度的提高会损害试样的力学性能。
2010年01期 v.46;No.254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7K] - 庄永勇;蒲永平;杨公安;王瑾菲;张宁;
以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的钛酸钡(BaTiO3)粉体为原料制备陶瓷。并利用XRD、DSC、SEM等分析手段对陶瓷材料的物相、相转变、显微结构进行表征,和利用电容测量仪、粒度分析仪等对陶瓷材料的电性能及粉体的粒度进行测试。研究了粒度对BaTiO3陶瓷微观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烧温度的提高,粉体的粒度增大,其陶瓷烧成温度也相应提高,并获得了优良的介温性能,粉体粒径为360nm的BaTiO3粉体经1290℃烧结后居里峰介电常数达到8119。
2010年01期 v.46;No.254 19-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5K] - 韩龙;
CaZr4(PO4)6(简称CZP)属于NZP族材料。用直接共沉淀法合成了CZP粉体,粉料添加2%到10%五种不同质量分数的MgO作为助烧剂在100MPa压力下单面加压成型,坯体在1300℃下无压烧结制成CZP陶瓷。对五种CZP陶瓷的抗弯强度及介电性能(包括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进行分析,并用扫描电镜对陶瓷断面进行观察,测试结果表明MgO添加量4%质量分数时,CZP陶瓷的综合性能最好。
2010年01期 v.46;No.254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5K] - 郑夏莲;许华;刘会平;
用固相反应法制备La2O3掺杂的铁电陶瓷(Bi0.5Na0.5)0.94Ba0.06TiO3(BNBT6)。X射线衍射曲线表明掺杂0-0.6wt%La2O3的BNBT6为钙钛结构。研究了La2O3掺杂对BNBT6陶瓷介电性能和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2O3掺杂量为0.3wt%的BNBT6陶瓷综合性能最佳,其中介电常数为1981.4,介电损耗为0.0625和压电常数为145pc/N。SEM图象表明La2O3掺杂提高了陶瓷的致密度。
2010年01期 v.46;No.254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7K]
- 戴长虹;王培军;李绍纯;
双重密封坐便器结构新颖独特,在系统中采用双重密封的方式,达到了既节约用水又保证密封效果的目的。通过详细介绍双重密封坐便器的设计原理与技术特色,并给出装配说明,阐述了其技术创新的意义。
2010年01期 v.46;No.254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1K] - 周少华;彭勃;金逸林;徐晓峰;
龙泉青瓷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国陶瓷史上重要的名窑名瓷之一。把纳米抗菌技术嫁接在中国传统名窑名瓷中,并在完整保持原有传统制造工艺技术的前提下,研发出抗菌功能的龙泉青瓷产品,这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采用银系粘土纳米型复合陶瓷抗菌技术,利用银离子缓释杀菌的机理,从抗菌剂加入量和抗菌性能关系入手对青瓷抗菌技术进行探索。从而制备出具有最佳杀菌效果的抗菌青瓷釉。实验结果实证:当加入抗菌剂含量为10~15%时,杀菌效果最好;随着抗菌剂含量的增加,杀菌率先增加,当达到峰值时,杀菌率不再增加且有下降趋势。
2010年01期 v.46;No.254 31-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3K] - 刘国亮;
以UG软件为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研究开发出辊道窑CAD系统,系统有良好的人机交互与可扩充性,能用于辊道窑设计计算并根据用户要求选定参数与计算结果自动绘制辊道窑窑体结构图。提高了辊道窑设计效率和质量,缩短了开发周期。
2010年01期 v.46;No.254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1K] - 傅晓云;王立旺;
从产品设计者的角度出发,以新产品的开发和创造为目的,充分发掘陶瓷材料的特性和潜能,从构成陶瓷产品的功能、形态、情感等因素入手,阐述了产品设计在工艺美术陶瓷、日用陶瓷以及功能陶瓷及其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陶瓷产品设计是以陶瓷材料为主体,以形成功能效用和形式美感与物质技术融为一体为目的的系统设计,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一个创造性的构思、行为和实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品设计和陶瓷材料在相互促进中共同发展。
2010年01期 v.46;No.254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9K] - 于芳;
千年陶瓷文化的深邃内涵和丰厚积淀,孕育了瓷都景德镇光华灿烂的千古文明,赋予了一方水土独有的陶韵瓷魂。丰富多彩的陶瓷习俗、民俗事象在千年瓷都无处不在。景德镇瓷业行规礼俗,既是一种正统礼制的衍化,又是陶工们带有明显世俗色彩的礼仪形式,是礼俗社会的产物。这些行规礼俗支撑和维系了近半个世纪的景德镇陶瓷手工艺生产的繁荣与发展,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礼俗文化作为一个地方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传递着一种不能遗失的精神,一种源自传统并被赋予时代内涵的文化精神。研究景德镇瓷业行规礼俗文化,对于民族文化建设和社会精神文明的提升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0年01期 v.46;No.254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8K]
- 潘涌璋;师波;孟鑫鑫;
采用造粒流化床技术对陶瓷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投药量、污泥床对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聚合氯化铝(PAC)为凝聚剂,投加量为50mg/L,聚丙烯酰胺(PAM)为絮凝剂,投加量为5mg/L,搅拌速度为60rpm,水流速度8m/h的条件下,出水浊度小于5NTU,CODcr为25.5mg/L,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标准(GB/T19923-2005)的要求。实验结果还表明,装置的运行状态稳定,污泥含水率低,无需浓缩设备,能满足连续处理和间歇处理的需要。
2010年01期 v.46;No.254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2K] - 孙秋艳;于子旺;
投料机是陶瓷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小型机械设备,本机器由泥段输送装置、主机和泥饼取放机械手三部分组成。其不仅劳动强度低、而且投放泥饼位置准确,并使泥饼上下平面取向统一,从而使坯体变形小而均匀、坯体成品率高、生产率高、成品质量高,经济成本低。
2010年01期 v.46;No.254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6K] - 安科云;尹荔松;阳素玉;龚青;
将传统的降温方式和新的烧结理论相结合,采取在釉料中添加Na2B4O7的方法,促使液相在低温阶段形成,加速高温物化反应,最终首次成功研制出了烧成温度低于800℃的优质釉面。通过对添加质量分数为48%的Na2B4O7对釉料烧成过程影响的DSC-TG曲线分析,我们发现:釉料始熔温度降低了500℃;熔融过程温宽增加了200℃;CO2等气体脱出温度降低了80℃。通过釉层表面和胚釉断面SEM表征分析我们发现,添加质量分数为48%的Na2B4O7,釉料熔融范围为600~780℃;烧成过程中釉料矿物向胚体扩散,有胚釉结合层生成,胚釉结合紧密良好。釉料的烧成温度随Na2B4O7含量的增加,呈现降低趋势,且含量在32~44%间变化时,温度下降最为显著。
2010年01期 v.46;No.254 53-5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5K] - 周露亮;汪和平;余琴仙;
介绍了我国日用陶瓷烧成能耗的状况,在窑型、装烧方式、烧成工艺、窑炉余热利用等方面对日用陶瓷烧成能耗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日用陶瓷烧成节能途径。
2010年01期 v.46;No.254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5K] - 王群;成岳;肖振明;
利用电镀废渣、红粘土和页岩为主要原料,采用探索性试验和正交试验等方法较成功地研制出黑色生料釉,该釉烧成温度范围为1270~1285℃。对该釉性能的测试,表明该釉具有适应性和热稳定性好,制作成本低的特点。为电镀废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有良好的节约资源和环保意义。
2010年01期 v.46;No.254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9K]
-
<正>饶晓晴,生于1961年,江西临川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84年毕业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设计班,现任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总工艺
2010年01期 v.46;No.254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正>朱彬,男,1981年10月出生于江苏盐城,硕士,现任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讲师。创作的陶瓷作品《荷塘》曾获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成就展银奖,《大吉祥》入选台湾海
2010年01期 v.46;No.254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
<正>王凯,男,汉族,1957年2月生,198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现为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系副教授。1990年,小雕塑荣获首届瓷都景德镇杯国际陶瓷
2010年01期 v.46;No.254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正>马俊,男,江苏镇江人,1974年出生于景德镇,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陶艺专业,江西省工艺美术师、高级陶瓷美术师。其创作的陶瓷艺术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大奖,作品入选2009年
2010年01期 v.46;No.254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