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红彦,叶建东
四方氧化锆陶瓷(TZP)通过相变增韧具有很高的强度和断裂韧性,但在中高温下由于相变增韧作用的逐渐消失,力学性能迅速下降。在TZP基体中加入第二相粒子成为复合材料,是提高TZP韧性和高温力学性能的有效方法。本文综述了晶须、颗粒和片晶增强TZP复合材料的增韧机理、性能改善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李红彦,叶建东
四方氧化锆陶瓷(TZP)通过相变增韧具有很高的强度和断裂韧性,但在中高温下由于相变增韧作用的逐渐消失,力学性能迅速下降。在TZP基体中加入第二相粒子成为复合材料,是提高TZP韧性和高温力学性能的有效方法。本文综述了晶须、颗粒和片晶增强TZP复合材料的增韧机理、性能改善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孙宁,赵灵芝,张玉杰
本文概述了电致变色薄膜材料、变色机理、工作原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目前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张建民,冯祖德,林昌健,田昭武
电化学方法是制备磷酸钙生物陶瓷镀层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其它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基于电化学原理有三种技术可用于制备生物活性陶瓷镀层一电沉积技术、电化学复合共沉积技术和电泳沉积技术。本文对这三种技术用于制备磷酸钙生物陶瓷镀层的原理、特点及应用作了评述。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刘黄沙
1引言计算机辅助干燥与烧成技术在欧洲始于70年代,在美国始于80年代。该技术起步虽晚,但到了80年代中期,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现在,计算机控制干燥与烧成技术正在陶瓷领域得到普遍应用,其中包括传统领域(如砖瓦及日用陶瓷)与现代领域(如电子陶瓷)。它...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颜冲,肖汉宁,杨功勤,李绍禄,彭文琴
本文研究了碳相含量在10~40vol%范围内变动时对原位合成的碳/陶复合材料(C-SiC-TiC-TiB2)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抗弯强度下降。当碳相含量小于20vol%时,材料的抗弯强度可达到400Mpa以上。随着碳相含量的增加,应相应提高烧结温度。对材料在600°C、800°C、1000°C、1200°C下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了在试验温度下,材料表现出优良的抗氧化能力。碳含量较少的试样表现为氧化增重,碳含量较多的试样表现为氧化失重。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林绍贤,李家驹
本工作,选用湖南界牌土作原料,对所选原料进行颗粒分级和量化处理,依据最优化的基本理论,经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测量其干燥强度,最后应用回归技术建立了原料的干燥强度与其化学组成和颗粒组成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方法和工艺原理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界牌土的化学组成和颗粒组成对其干燥强度有着重大的影响。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童晓濂,曾令可,张明
本文介绍如何利用陶瓷企业现有的计算机资源组建一个小型的、可靠的局域网。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刘大成
本文介绍了氧化铝变体、氧化铝陶瓷的性质和用途。论述了氧化铝陶瓷烧结动力学并分析了影响烧结的主要因素。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彭立宁,吴荣光,刘建华
取定量试样溶液与过量CaCl2反应,生成CaSiO3沉淀。沉淀经洗涤后溶解于定量的EDTA。多余的EDTA用标准Ca2+或Mg2+溶液滴定之。其溶解CaSiO3沉淀所消耗的EDTA量换算成SiO2的含量。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童裕英,沈薇
本文介绍了用比重瓶法测定陶瓷原料、颜料真密度时,样品的处理,比重瓶的清洗以及脱气方法等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梁波,靳喜海
为制备工业用高温热电偶瓷管,本实验依据原位反应的原理,配制了不同Al2O3含量的试样,主要研究了以Al2O3作为第二相增韧增强剂的mulite基复相陶瓷材料的烧结行为。对各试样的烧结线收缩率、体积密度进行了测定;利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不同温度时物相组成,对比分析了两步烧成与一步烧成制度对试样抗弯强度的影响。指出:对于Al2O3含量较高的试样,一步烧成在工业生产上是可行的。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郭演仪
本文通过传世哥窑瓷器与宋官窑、汝官窑、临汝窑、龙泉哥窑及景德镇仿哥窑等相关窑区的瓷器以及典型原料成分的对比,提出了传世哥窑烧造地点的新看法,认为传世哥窑瓷器首先与北宋官窑瓷一起在河南窑区烧造,随后又可能与南宋官窑瓷一起在杭州窑区利用河南引进的部分原料生产制作。同时文中证实了龙泉哥窑应改称为龙泉仿官窑瓷的说法。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童晓濂,曾令可,张明
本文介绍如何利用陶瓷企业现有的计算机资源组建一个小型的、可靠的局域网。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张建民,冯祖德,林昌健,田昭武
电化学方法是制备磷酸钙生物陶瓷镀层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其它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基于电化学原理有三种技术可用于制备生物活性陶瓷镀层一电沉积技术、电化学复合共沉积技术和电泳沉积技术。本文对这三种技术用于制备磷酸钙生物陶瓷镀层的原理、特点及应用作了评述。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刘黄沙
1引言计算机辅助干燥与烧成技术在欧洲始于70年代,在美国始于80年代。该技术起步虽晚,但到了80年代中期,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现在,计算机控制干燥与烧成技术正在陶瓷领域得到普遍应用,其中包括传统领域(如砖瓦及日用陶瓷)与现代领域(如电子陶瓷)。它...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郭演仪
本文通过传世哥窑瓷器与宋官窑、汝官窑、临汝窑、龙泉哥窑及景德镇仿哥窑等相关窑区的瓷器以及典型原料成分的对比,提出了传世哥窑烧造地点的新看法,认为传世哥窑瓷器首先与北宋官窑瓷一起在河南窑区烧造,随后又可能与南宋官窑瓷一起在杭州窑区利用河南引进的部分原料生产制作。同时文中证实了龙泉哥窑应改称为龙泉仿官窑瓷的说法。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林绍贤,李家驹
本工作,选用湖南界牌土作原料,对所选原料进行颗粒分级和量化处理,依据最优化的基本理论,经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测量其干燥强度,最后应用回归技术建立了原料的干燥强度与其化学组成和颗粒组成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方法和工艺原理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界牌土的化学组成和颗粒组成对其干燥强度有着重大的影响。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王迎军,刘康时
1生物医学材料及其分类生物医学材料的定义是随着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而演变的。80年代末,美国Clemson大学生物材料顾问委员会将生物材料定义为“与活体接合的人工非生命材料”。随着人体植入材料发展到包括活组织如细胞体外繁殖长出的组织等,这种狭...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王迎军,刘康时
1生物医学材料及其分类生物医学材料的定义是随着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而演变的。80年代末,美国Clemson大学生物材料顾问委员会将生物材料定义为“与活体接合的人工非生命材料”。随着人体植入材料发展到包括活组织如细胞体外繁殖长出的组织等,这种狭...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梁波,靳喜海
为制备工业用高温热电偶瓷管,本实验依据原位反应的原理,配制了不同Al2O3含量的试样,主要研究了以Al2O3作为第二相增韧增强剂的mulite基复相陶瓷材料的烧结行为。对各试样的烧结线收缩率、体积密度进行了测定;利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不同温度时物相组成,对比分析了两步烧成与一步烧成制度对试样抗弯强度的影响。指出:对于Al2O3含量较高的试样,一步烧成在工业生产上是可行的。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颜冲,肖汉宁,杨功勤,李绍禄,彭文琴
本文研究了碳相含量在10~40vol%范围内变动时对原位合成的碳/陶复合材料(C-SiC-TiC-TiB2)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抗弯强度下降。当碳相含量小于20vol%时,材料的抗弯强度可达到400Mpa以上。随着碳相含量的增加,应相应提高烧结温度。对材料在600°C、800°C、1000°C、1200°C下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了在试验温度下,材料表现出优良的抗氧化能力。碳含量较少的试样表现为氧化增重,碳含量较多的试样表现为氧化失重。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刘大成
本文介绍了氧化铝变体、氧化铝陶瓷的性质和用途。论述了氧化铝陶瓷烧结动力学并分析了影响烧结的主要因素。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彭立宁,吴荣光,刘建华
取定量试样溶液与过量CaCl2反应,生成CaSiO3沉淀。沉淀经洗涤后溶解于定量的EDTA。多余的EDTA用标准Ca2+或Mg2+溶液滴定之。其溶解CaSiO3沉淀所消耗的EDTA量换算成SiO2的含量。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童裕英,沈薇
本文介绍了用比重瓶法测定陶瓷原料、颜料真密度时,样品的处理,比重瓶的清洗以及脱气方法等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孙宁,赵灵芝,张玉杰
本文概述了电致变色薄膜材料、变色机理、工作原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目前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