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红釉的液相分离

    陈显求,黄瑞福,陈士萍,赵达峰,王金田

    <正> Ⅰ序言近年来,我国陶瓷界生产了一种深受国内外欢迎的铁红釉产品。这种釉在氧化气氛下烧成时呈现出所谓海参棕的深沉色彩,其上布有蚕豆大的橘红色斑块,整个器物具有珍奇、高贵和庄重的外观。图1.1。在还原气氛下,海参棕颜色变黑,在适当的烧成条件下橘红色花斑变化不大。因此,生产工艺比较容易控制,成品率高。在景德镇地区,几乎各个陶瓷厂都有制造,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已经系统地研究了这种釉的工艺制造规律并且进一步观察其显微结构[1][2]。这种釉在化学组成和配方上也略与国外的[3]相似。

    1979年03期 1-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9k]
  • 坯料水份快速测定法

    刘汉贤

    <正> 本文介绍坯料水份快速测定的一种新方法。此方法是采用恒定体积称取重量(简称恒体称重法),然后代入公式计算或查表,即可得到坯料水份百分数。采用的仪器简单,操作方便迅速、准确。一、原理及公式推导1.原理本论题是利用粘土(干料)与水之密度的差值,并建立相应的关系式来求坯料的水

    1979年03期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关于硅锌釉结晶机理的几个问题

    姚开伟

    <正> 一般来说,结晶釉是由于釉中某结晶组份在高温下溶解在熔体(釉)中。在冷却时由于溶解度减小,结晶组份便成为晶体析出。这里有两个条件:一,是在釉的成熟温度(即烧成温度)T成时结晶组份在釉中必须有较大旧溶解度,并且在烧成温度以下的某一温度T析时其溶解度必须较小(如图1所示)。即此时熔体成过饱和,这种不稳定的过饱和状态导致了熔体的结晶倾向。C成和

    1979年03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半自动鱼盘注浆成型联动线简介

    郝楣光,高国楝

    <正> 为了改变鱼盘生产(实心注浆成型)中,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落后状态,我厂自行设计并建成了半自动鱼盘注浆成型

    1979年03期 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k]
  • 鞣型减水剂(AST)在陶瓷工业中的应用综述

    <正> 鞣型减水剂(AST)是近年来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工研究所协同南京野生植物试验厂等八个栲胶厂,研制成功的一科新型表面活性物质。(AST)呈棕色粉末状,亲水高分子有机胶体,含有木素单宁及其衍生物的伴生物,其中羟基羧基较多,对阳离子有较强的络合力。一九七八年以来,先后在宜兴、南京、山东枣庄等有关陶瓷厂进行了(AST)应用于陶瓷生产的工艺试验,对增加石膏模型的强度、改善成型泥料性能、提高球磨效率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于一九七九年四月在宜兴召开了“鞣型减水剂在陶瓷工业中应用鉴定会”进行鉴定。

    1979年03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中国青花文化的创造和古代青花料的来源

    陈星

    <正> 一、中国青花文化的创造中国是瓷器的发明国。中国也是青花瓷器的发明国。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陶瓷工艺实践中,制成了洁白致密的瓷胎;制成了透明晶莹的釉;用各种矿物着色剂绘制成各种色调的釉下彩绘;熟练地掌握了高温窑火气氛;……这些成就都为青花瓷器的发明打下了坚固的基础。我国地大物博,有散布全国各地的丰富的钴矿矿藏。这是我国发明青花瓷器和青花色料[一]的,一个自然条件。制造青花瓷器的工序比较复杂。工人们先造成泥坯;在泥坯上用青花色料水作画;用釉汁复盖画面;把成坯装进匣钵;然后送到高温窑炉里烧炼。这一系列的工作,必须分别由一个作坊(和一处窑场相联系)的各种专门手工工人依次完成。这样,复杂的工艺过程,就

    1979年03期 40-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5k]
  • 切实抓好质量升级品种更新努力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

    朱方义

    华国锋同志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大提高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要使所有企业从上到下都有明确的责任制度,每项工作都有人负责,建立起合理的、有效率的、文明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我国陶瓷工业中的大庆式企业——湖南醴陵国光瓷厂,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有效地建立和健全了每道工序的质量岗位责任制度和每种合理的规章制度,并持之有恒,使产品质量逐年提高,扭亏为盈,成果显著。本刊特请国光瓷厂撰写了此文,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1979年03期 49-5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 YTG——1型液压通用陶瓷滚压成型机

    <正> YTG—1型液压通用陶瓷滚压成型机,是由江西省萍乡市荷尧陶瓷机械厂研制的一种较先进的滚压成型设备。经由萍乡市科委组织的,有江西、湖南两省陶瓷工业的生产、科研、管理等部门参加的技术成果鉴定会进行鉴定,认为该设备具有如下的特点: 1.机械部分全部采用液压传动和电子控

    1979年03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 化学稳定性良好的低毒性金水

    刘国平

    <正> 湖南醴陵陶瓷研究所,在研制成功钯金水的基础上,采用新工艺和用无毒的210℃—230℃的樟油和醋酸苄酯萜品醇等代替硝基苯研制出化学稳定性良好的低毒性金水。高温樟油不但有和硝基苯相同的溶解性和干燥速度,而且有比硝基苯更好的流平性,它的表面张力小,不会收缩也不扩散,能增强金水的稳定性,价格又只有硝基苯的七分之

    1979年03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Sh—XTQ型湿式吸铁器

    <正> 景德镇市陶瓷机械修配厂对从日本引进的PF—1000型除铁器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该厂的实际条件,试制出Sh—XTQ型湿式吸铁器。其主要规格: 型式逆流式电压60伏特电流13.3安培磁场强度500,0奥斯特功率800瓦生产能力班产22.5吨

    1979年03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釉料分别研磨可降低针孔

    董来棋

    <正> 据苏联《玻璃与陶瓷》杂志一九七五年第四期报道,苏联乌克兰玻陶所与科罗斯天瓷厂在对瓷器釉面质量的分析试验中证实,在其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釉料在配比前分别单独进行研磨,可使针孔显著降低。众所周知,针孔乃是瓷器釉面最常见的主要缺陷之一。针孔的多少,可直接影响釉面光泽度。针孔可分大针孔(100微米以上)和小针孔(100微米以下),而大量的小针孔,可降低瓷面光泽度5~6%。

    1979年03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CST—162系列磁选湿式除铁器定型投产

    <正> 景德镇市电瓷厂与湖南大学联合研制的CST—162系列磁选湿式除铁器,在景德镇市为民瓷厂、电瓷厂近一年的生产运行,证明性能良好。五月十四日在景德镇召开有全国七十四个有关单位参加的CST—162系列磁选湿式除铁器鉴定会。会议认为: 1.该设备性能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其实测磁密及除铁能力高于日本同类型产品PF—1000型;

    1979年03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炻器的洪流(一)

    维多利亚 ,温斯顿 ,金永祚

    本文作者溫斯顿先生,从(?)器的定义问题着手讨论,介绍了亚、欧两洲(?)器的发展过程,对我们目前研究(?)器的生产和市场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原文刊于“国际餐具”一九七八年第三期和第四期。现全文己由金永祚同志译出,本刊在一九七九年第三、第四两期刊完。

    1979年03期 5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6k]
  • 从新的成型方法来看细陶瓷坯料制备的发展倾向

    Ch·哈恩 ,颜石麟

    <正> 在过去若干年中,霍庆劳脱公司对于原料与坯料制备的问题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问题的中心是在于,不仅对于常用的成型方法还是对于新的方法如何使可塑性陶瓷坯料最优化。工业用瓷的领域中说来并不陌生的那种等静压成型和喷射注压成型方法,如今在日用陶瓷生产中已获成效。德马格(DEMAG)塑料公司与道尔斯脱(DORST)陶瓷机械公司合作研制了喷射注压和等静压机,这种方法在过去若干年中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因此,它可以使日用陶瓷的生产过程非常合理化。为了在实践中采用这两种方法,所用坯料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在陶瓷原料与坯料制备的过程中是必须加以考虑到的,下面将对此作进一步的说明。

    1979年03期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 国外陶瓷期刊目录索引

    1979年03期 6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