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随境变——论邛窑箕形砚形制变化与生境之间的联系Shapes Follow Environment——Discussion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Shapes-changing and Surroundings of Qiong-Kiln Dustpan-Form Inkstone
刘金宝;李正安;
摘要(Abstract):
使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通过对邛窑箕形砚形制与自然、社会生境之间联系的论述,说明邛窑箕形砚是在生产生活器具箕的外形基础上,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创制的;并指出箕的结构、使用方式与唐时蜀地文化教育环境有关;唐时典型箕形砚大量使用,异形箕形砚之精美化演化,是在蜀地邛窑陶瓷工艺的进步、社会文化的发展、使用环境的变化、文人精神品格的演进等多种要素的影响下形成的。
关键词(KeyWords): 邛窑;箕形砚;形制变化;生境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文化传承创新专项
作者(Authors): 刘金宝;李正安;
DOI: 10.16521/j.cnki.issn.1001-9642.2017.09.01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李铁锤.巴蜀古陶瓷文集[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13:117-118.
- [2]沈晓筱,张居中,方晓阳.从“研”到“砚”-论砚台形制的最初演变[J].东南文化,2011(3):67.
- [3]陈炽昌.邛窑手捏器物艺术品位初探[M].//耿宝昌,邛窑古陶瓷研究.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 [4]杨枝高.访邛崃士方堂古窑记[M].//四川古化陶瓷研究编辑组,四川古化陶瓷研究(一).成都: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99.
- [5]李铁锤.彩绘与三彩-浅析色彩缤纷的四川邛窑古陶瓷[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1(7):74.
- [6]王建华,赵粤茹.对中国砚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J].文艺生活,2012(2):57.
- [7]沈晓筱,张居中,方晓阳.从“研”到“砚”-论砚台形制的最初演变[J].东南文化,2011(3):67.
- [8]马斗成.苏东坡与砚[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1):107.